對美軍購6000億延宕?防長:目前僅三大項
                多位在野黨立委引用美國去年2月資料,指控台灣對美軍購25案延宕6千多億元,國防部長顧立雄3日表示,6千多億元是錯誤資訊,實際延宕僅三大項、金額約82.8億美元(約新台幣2,550億元),且相關軍購在交裝前並不會先付款。
美國眾議院外國軍事銷售(FMS)「老虎小組」(TIGER Task Force)2024年2月報告指出,美國軍售交付延遲情況嚴重,僅台灣就有19項未完成的武器採購,總額達220億美元,部分可能延到最早2027年交付,部分甚至沒有交貨日期。
對於近年各項對美軍備採購,屢傳延宕無法準時交貨,在野黨立委近日在立法院院會總質詢,再次拿出去年的資料質詢,希望我方不要被當「盤子」。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3日邀請顧立雄報告「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並備質詢。顧立雄表示,6千多億元是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報告向國會知會對台軍售的總額,並非延宕金額。
顧立雄進一步說明,目前主要延宕項目包括三項:F-16V戰機、AGM-154C遠距遙攻彈藥、MK-48重型魚雷,總額約82.8億美元,後續會透過各式會議嚴密管制,美方也成立「老虎小組」專案方式處理。
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黃文啟補充說明,美國眾院該報告中,拖式2B(TOW-2B)飛彈、標槍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已全數交裝,M1A2T戰車前兩批80輛也已經交裝,最後28輛明年第二季就會到。
台灣向美國採購66架F-16V(blk70)戰機,原訂2026年全數飛返台灣,但受產線搬遷重啟及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影響,產生交運風險,全案時程將延後,至今交機數量仍為零。國防部日前表示,美方已採兩班制、20小時全力趕工。
AGM-154C部分,據國防部說明,原規劃在今年至2026年全數交運,但因採購最新構型必須重新啟動產線、備料及系統發展整合,規劃在2027年至2028年全數交運。另外,向美採購24枚重型魚雷及4枚操雷,原規劃2023年至2026年完成交運,但受供應鏈中斷及重啟產線等因素,數度調整交運期程,將在2026年至2028年全數交運。
綠黨團:貨沒到手不會付錢
另外,台灣對美軍購款項,會先匯至我國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RB)的帳戶,美廠履約後才會付款支應。立委王定宇關切,台灣是否有「丟6千億元放在美國」當冤大頭?目前是否有任何「付錢但不交貨」的情況?
黃文啟強調,軍購款項均先存入我國在FRB的專戶,廠商履約後才會撥款,目前沒有任何「付錢不交貨」的情形。
王定宇表示,依合約期程尚未達標,軍購款項暫時仍在帳戶並未付款,約三大項48億美元(約台幣1,478.5億元)。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3日表示,對外軍購按照契約走,貨沒到手不會付錢,也會要求行政部門落實預算的執行,強化台灣的國防實力,才能換得真和平。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則呼籲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一起支持國防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