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掩埋場封場再開放倒廚餘 遭質疑汙染地下水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全台禁用廚餘養豬,中市府將廚餘陸續送往全市12處垃圾掩埋場堆放,29日宣布僅開放沙鹿、文山、后里等3處。多位民進黨議員30日質疑,多處垃圾掩埋場已被封場復育,如今又被開啟傾倒廚餘,垃圾場是否做好安全措施?掩埋場若無鋪設防水塑膠布及沼氣、污水引流管,土地被汙染該如何?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部分已封閉復育的垃圾掩埋場,4年前因應緊急狀況開挖,目前可以繼續使用。
議員王立任質疑,有民眾提供資料,緊急開設的廚餘掩埋場因時間緊急,未能裝設引流設備及投入使用。而沙鹿掩埋場位在坡地邊緣,設計或管理稍有疏漏,滲出的髒水就可能隨地勢流入下游區域;他說,況且沙鹿地區仍有許多家庭與農田仰賴地下水,地下水若被污染,影響很大。
議員謝志忠質疑,后里掩埋場被中央點出是「不合格掩埋場」,后里、沙鹿、文山3座掩埋場究竟能撐幾天,要求環保局長下台,市府應立即提出其他方案。議員李天生指出,而清水、文山等垃圾掩埋場,在使用飽和後早已進行封場復育,不料卻被傾倒非洲豬瘟廚餘,有安全顧慮。
議員李天生、施志昌指責,2019年已要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應增設熟廚餘處理設備,並推動「第二期熟廚餘處理場」,但六年過去仍然毫無進展,甚至被打成弊案,如果早日完工使用,即可應付此次危機,環保局長有沒有責任?
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垃圾場內掩埋的廚餘,都依規進行覆土、消毒;部分已封閉復育的垃圾掩埋場,4年前因應緊急狀況開挖,目前可以繼續使用;至於外埔生質能源廠二期工程,將採BOT方式運作,廠商9月間已提送計畫書,但仍有財務問題有待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