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祭重罰 逼商家推最低價
中國今年的「1111購物節」商戰提前開打,近日不斷有商家爆料,電商京東霸道限制各品牌和商家的價格,在其他平台售價低於京東平台售價的商家均遭其重罰。京東此舉招致強烈的輿論反彈,被斥責是價格壟斷。
中國各大電商平台「1111」購物節的促銷活動已提前自10月9日登場,預計將持續到11月14日結束,創下歷史最長促銷天數。為了吸引消費者,各電商平台紛紛推出了國補(國家補助)降價、新人優惠、限時秒殺、跨店滿減優惠、巨惠特賣、大額補貼券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促銷套路。
然而,電商平台之間的真正較量,不限於檯面上的促銷手段,還包括在檯面下近乎你死我活的零和賽局。近日,不斷有商家在網路上爆料或向媒體投訴,指控電商京東自從「1111」大促銷活動開始後,不僅自身不提供補貼,還限制品牌和商家在其他平台推動優惠價。
據商家的投訴,京東下了一道「鐵令」,要求商家在抖音、天貓等其他平台上的售價,不得出現比京東更低的價格。有商家稱,京東還要求品牌在抖音等平台直播時,不得發放優惠券、抽獎,以及標註「優惠」等字樣,甚至禁止提及「更便宜」等字眼,否則就將面臨京東的處罰。
據陸媒《羊城晚報》報導,為了確保京東銷售平台的價格優勢,京東還專門成立了「巡查隊」,專人每天巡查加盟商家在其他電商平台的價格,一旦發現有商家「違規」就予以嚴厲處罰。商家將面臨貨款凍結並受到巨額罰款:一個商品罰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兩個罰1,500萬元、3個罰4,500萬元。
雖然京東在相關通知中,對上述限價行為解釋為「以產品價值為導向,不倡導以價格為中心」,但在商家和業內人士看來,京東此舉明顯是在限制商家在其他平台的自主經營權,以維繫自身的價格體系和競爭力。各品牌及商家紛紛對京東這一行為表達了極大的不滿,批評京東此舉嚴重影響了商家的正常經營。
公眾號「斑馬消費」10月25日發文指出,京東在「1111」大促銷期間採取冒險動作的背後,是其近在眼前的增長焦慮。文章表示,京東靠3C起家,如今3C和家電銷售,仍是京東的基本盤和半壁江山。受益於「國補」政策,最近兩年京東實現了「非常規的增長」,但隨著國補普惠價值的放大,成為各平台的標配,京東的增長將難以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