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消費信心微跌至63.96點
台股近日屢創歷史新高,27日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不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96點,月減0.73點。六項分項指標中有五項上升,但「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暴跌15.16點,成為拖累整體信心的主因。
據中央大學最新報告,10月CCI的六項分項指標中,「未來半年就業機會」上升最多,月增2.51點至69.58點;其次為「未來半年物價水準」32.22點、「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74.71點與「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78.35點均月增約2點。
「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為92.37點,月增1.67點,僅「投資股票時機」從9月的51.68點大降至36.52點,下跌高達15.16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台股連續創新高,但並未推升投資信心,反映出散戶普遍有「居高思危」心理。在面臨股市位檔下,投資人普遍認為上漲空間有限,因此短線態度轉為保守。
吳大任強調,投資信心下滑不代表看壞台股,而是理性修正的反應,「當民眾有風險意識時,反而代表市場進入健康狀態,一旦出現修正,將是新的進場契機。」
吳大任分析,近期台股強勢主要受到兩大國際因素推動,一是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將啟動降息循環;二是美中貿易談判出現緩和跡象,使台灣出口產業受惠。川普近期的亞洲行也改善與東協的關係,台灣與東南亞供應鏈的連動密切,對整體經濟形成正向支撐。
吳大任提醒,當前全球市場樂觀氣氛背後仍有兩大風險。首先,美國232半導體關稅政策尚未定案,若稅率超過100%,即使台積電可能獲豁免,台灣其他電子零組件廠商也很難避免衝擊;其次是AI(人工智慧)產業泡沫化疑慮,近來企業對AI大量投資卻未見相應獲利,「若投資報酬未能實現,未來恐重演2000年網路泡沫危機。」
整體而言,10月CCI微幅下滑仍屬穩定格局,五項指標同步上揚,反映出民眾對物價、就業與景氣展望持續改善。中央大學與台灣房屋等單位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也止跌回升,來到90.42點,月增1.48點,台股仍有財富效果的持續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