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工業生產指數連19紅 AI一枝獨秀

經濟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5.38、年增15.48%,主要動能來自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圖為AI伺服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經濟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5.38、年增15.48%,主要動能來自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圖為AI伺服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經濟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5.38、年增15.48%,連續19個月正成長。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16.51,年增16.9%,主要動能來自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但傳統產業需求依舊疲軟,整體產業呈現兩樣情。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9月製造業生產表現主要由資訊電子產業帶動。受惠於AI、雲端資料服務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動能,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4.39%,其中積體電路業因12吋晶圓代工持續成長,年增26.53%。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同樣受惠AI浪潮及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年增26.28%,伺服器、通訊設備等產品增產顯著。

機械設備業逆勢年增10.71%

相較之下,傳統產業表現持續疲弱。基本金屬業因全球鋼市需求不振,年減2.63%;汽車及其零件業也因車市買氣保守及接單動能趨緩,年減7.82%。

值得注意的是,機械設備業逆勢年增10.71%。經濟部官員表示,主要受惠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增產所致。反觀其他傳統產品,則持續受到全球景氣不確定性及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影響,生產動能相對較弱。

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看好,加上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有助支撐製造業動能,預估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可望落在114.22至118.22,年增介於13.6%至17.6%之間。

在內需方面,9月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表現則顯得「外熱內冷」。批發業受惠AI伺服器及電子零組件出貨帶動,9月營業額達1兆2,842億元,年增13.9%。

然而,零售業及餐飲業營業額雙雙轉黑。9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938億元,年減2.2%;餐飲業營業額835億元,年減0.9%。經濟部分析,主因是適逢民俗月,加上車市買氣仍緩,導致汽車零售業年減達17.2%;餐館業也因婚宴淡季及假日天數較少,年減3.3%。

近日台灣豬隻疑似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經濟部官員表示,政府已啟動相關防疫措施,但不可諱言,短期內對民眾消費信心將造成影響,直接衝擊餐飲業。至於影響範圍,則須視後續疫情控制而定,可能影響經濟部原先預估餐飲業因節慶效應的正成長。◇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