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展亮相 台塑推創新轉型、不放棄石化本業

台北紡織展(TITAS)15日開幕,台灣的紡織產業在數十年前就是台灣經濟起飛、經濟奇蹟非常重要的力量。(總統府提供)
台北紡織展(TITAS)15日開幕,台灣的紡織產業在數十年前就是台灣經濟起飛、經濟奇蹟非常重要的力量。(總統府提供)

【記者侯駿霖/綜合報導】

今年台北紡織展(TITAS)吸引388家廠商、904個展位,以及近70家國際品牌參與,展期自14日至16日止。台塑集團新任總裁吳嘉昭近日指出,面對全球產業結構重整與國際關稅壓力,台塑主要五間公司將一同朝向創新轉型,但不會放棄石化本業。

台塑集團由旗下台塑、南亞、台化與福懋等四家公司聯合參展。吳嘉昭強調,這是他上任以來首度公開亮相,他將與台塑董事長郭文筆、台化總經理呂文進、福懋總經理李敏章等一級主管共同領軍,整合集團未來產業布局。

吳嘉昭指出,紡織與化纖產業若不創新將難以生存,因此集團將把重心放在機能性、特殊應用產品的研發,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未來在工廠經營上,將導入數位化與AI,藉此提升生產效率與彈性。他認為,台塑在中國產能過剩、美國對等關稅的雙因素夾擊,讓集團從「產品、事業、低碳、能源、數位」五大面向同步推動創新轉型,透過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避開紅海競爭。

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前任主任委員王文淵於今年8月交棒後,15日現身紡織展。王文淵受訪時表示,紡織業長期飽受產能過剩與價格戰衝擊,現在各項產品都要朝高值化發展,以紡織業來說,「環保永續產品看起來比較有機會。」

新纖:中國低價聚酯粒滲透 競爭再升級

新纖集團董事長吳東昇指出,中國低價聚酯粒滲透與美國關稅效應,使得全球化纖供應鏈大幅重組,而台灣廠商不僅要在國際市場求生,也需面對區域市場的中國競爭壓力。

吳東昇進一步指出,美國近期對化纖產品額外加徵25%關稅,使當地供應商被迫調漲15%價格,但背後並非產業景氣好轉,而是出口壁壘造成價格扭曲。他強調,台灣業者必須透過技術重組、產品差異化與回收技術升級求勝,新纖已於泰國設置再生聚酯產能基地,年產能逾7萬噸,為當地規模最大再生聚酯廠。◇

延伸閱讀
美中海運戰開打 兩國互徵港口費
2025年10月14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