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詐團跨國騙上千億 涉案9公司在台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14日公布起訴書,指控總部位於柬埔寨的跨國企業「太子控股集團」(Prince Holding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志,涉嫌電信詐騙與洗錢。美、英也同步對陳志及多名相關個人與實體實施制裁,其中包含9家登記在台灣的公司,台北地檢署已主動分案偵辦。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ela Bondi)表示,這次的行動是「歷來對全球人口販運與網路金融詐騙禍害最重大的一次打擊。」
美起訴「太子集團」創辦人
38歲的陳志出生於中國福建、具有柬埔寨公民身分,目前在逃。美國檢方指出,他主導太子集團在柬埔寨各地經營詐騙園區,強迫被拘禁人員參與加密貨幣投資詐騙(俗稱「殺豬盤」),詐取了數十億美元,受害者遍及全球。
除了刑事起訴,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及檢方也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沒收詐騙與洗錢所得約12萬7,271枚比特幣(現值約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605億元)。這些比特幣原儲存在未託管的虛擬貨幣錢包中,其私鑰由陳志掌控。美國政府現已將相關資產接管。司法部稱此為該機構史上規模最大的沒收行動。
起訴書顯示,太子集團在三十多個國家經營著數十個商業實體。自2015年起,陳志以太子集團創辦人及董事長身分,將集團從表面上的房地產與金融企業,發展成亞洲最大的地下跨國犯罪組織之一。
詐騙計畫針對全球受害者,並透過地方網絡協助其行動。其中一個網絡在紐約布魯克林運作,為太子集團轉移詐騙資金並洗錢,涉及超過250名來自全美各地的受害者,金額高達數百萬美元。
涉販運勞工 暴力強迫做詐騙
該集團在柬埔寨多地設立詐騙園區,誘騙受害者透過簡訊與社群媒體轉移加密貨幣,謊稱為投資基金,實則竊取資金並洗錢牟利。在圍牆與鐵絲網包圍的「詐騙工廠」內,遭欺騙或販運過來的勞工被迫從事詐騙,且遭受暴力威脅與監禁。
檢方指出,陳志直接監督這些設施運作,還保存各園區的利潤帳冊與「電話農場」資料,後者使用數千部電話、大量假帳號從事詐騙。陳志亦下令毆打那些被視為「挑釁者」的勞工,並指示「不得打死」。
太子集團利用其政治關係行賄當地官員以規避執法,並透過合法企業外衣(如線上賭博、加密貨幣挖礦業務等)洗白犯罪所得。部分資金被存入加密貨幣交易所錢包,或兌換成現金後轉入銀行帳戶。另一些則以加密貨幣形式儲存在由陳志掌握的個人錢包中。
陳志與同夥也將部分資金用於豪華旅遊與娛樂活動,或購買遊艇、私人飛機、度假屋、名錶、收藏品和稀有藝術品,包括一幅在紐約拍賣行購買的畢卡索畫作。
被制裁台灣公司 設籍台北大安區
若罪名成立,陳志將面臨最高40年監禁。同時,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太子集團列為「跨國犯罪組織」,並對陳志及相關個人、實體實施制裁。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辦公室也同步宣布制裁措施。
據媒體報導,制裁名單包括3名台灣人、9家在台登記的公司,包括聯凡、博居、睿督等有限公司,以及台灣太子不動產;其中8間公司都登記在北市大安區的「和平大苑」,相關法人代表均是新加坡商。
台北地檢署指出,15日主動分案偵辦,案由為違反《洗錢防制法》等,因是跨境案件,由檢察官視案情需要是否請求司法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