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台日海巡演練將常態化

日媒披露,日本與台灣的海巡單位有意將海上聯合訓練常態化,未來考慮納入盟國、友好國共同參與。對此,海委會主委管碧玲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台日之間合作過去多由日方揭露,「我們樂見日本更願意積極揭露」。
台日6月聯合訓練救援海難
根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海巡單位)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今年6月中旬,分別派出船隻在日本先島群島南方的公海,模擬救援海難,並實施聯合訓練。
日方當時派出的船隻為隸屬於名古屋海上保安部、可搭載直升機的巡邏船「瑞穗號」,這艘船全長134公尺、總噸位6千噸;台灣海巡署則派出最大級的「雲林艦」,全長126公尺、總噸位5,919噸。
海巡署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去年7月,曾在日本千葉縣房總半島以南海域上,進行搜索及救難演習。這是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72年9月斷交後,雙邊首次實施共同海上訓練。
日本政府把這類訓練定位為依據海難救助相關的備忘錄,所進行的「交流」活動,雙方曾在2017年及2024年簽署相關備忘錄。
報導提到,除了簽訂備忘錄,雙方的海巡當局近年來,包含海巡署長在內的幹部等人,也以非公開的形式在台北、東京等地交流,透過協商與實地考察,持續深化合作關係。9月上旬,台日兩國執政黨國會議員還在台北討論了海保當局間的協作與人員交流。
對於日媒主動揭露,台日海巡可能常態性聯合演習,管碧玲3日表示,演習大致分布在南海、日本北方及南方菲律賓,以往相關行動多由日方揭露,「我們樂於看到日本更願意積極揭露」。
海巡署則表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及台灣日本關係協會,2民間組織為處理有關台日海洋合作事項,每年都會輪流舉辦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在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框架下,雙方簽訂海難搜索救助合作備忘錄、走私及非法入出國應處合作備忘錄,2民間協會平時就會進行各種交流活動。
海巡署說,此次訓練是2民間協會基於2份備忘錄架構下所進行的實務交流,海上保安廳由於接受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合作請求,給予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