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救災累倒 鏟子超人紛掛病號

「鏟子超人」志工前進花蓮光復鄉協助救災。(新唐人電視台擷圖)
「鏟子超人」志工前進花蓮光復鄉協助救災。(新唐人電視台擷圖)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重創花蓮縣光復鄉,不少民眾加入「鏟子超人」志工行列,近日卻傳出有民眾救災後,發生橫紋肌溶解症住進加護病房。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提醒,運動或勞動時要量力而行,並要加強補充水分,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災區滿布厚重淤泥,數萬名志工自發前往光復投入清淤工作,被譽為「鏟子超人」,自發前往協助救災,至今進入第八天。據媒體報導,不少志工反映,救災回來後發燒、喉嚨痛,甚至傳出有人得橫紋肌溶解症,送入加護病房(ICU)急救。

羅一鈞說明,橫紋肌溶解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從事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小腿肌肉較容易受損,會有嚴重肌肉疼痛、難以行走甚至站立蹲下都受影響。

對於橫紋肌溶解是否與國內相關疫情有關?羅一鈞表示,現在有流感疫情、以及災後須提防鉤端螺旋體病,雖然少數機率會引起肌肉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症,但會先有感染症狀(如發燒)數日後才出現肌肉發炎相關症狀。

救災工作後就因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到住ICU,最可能是肌肉過度使用造成,羅一鈞提醒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不宜一時興起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或勞動,若出現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時,就要趕快休息。另在激烈運動、勞動後要多喝開水,以利肌球蛋白排除,降低腎功能受損的機率。

為了防範流感在災區傳播,羅一鈞表示,即日起已擴大流感抗病毒用藥條件,有類流感症狀的高風險者皆可使用,災區收容所民眾已列入使用對象;並提供花蓮縣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擴大接種流感及COVID-19新冠疫苗。

學生當鏟子超人 政大提供保險

政治大學10月1日在官方社群發文,鼓勵師生參與「鏟子超人」志工服務,並提醒大家以集體行動(社團號召或相約結伴)方式前往,以便互相照應;且務必要注意自身安全,並依現場指示報到,如慈濟志工站或光復車站「中央志工分配站」。

政大提到,5人以上團體或社團參與「鏟子超人」志工服務,可向政大課外活動組申請花蓮馬太鞍救災的交通補助與平安保險;個人志工部分,可向政大新生書院申請平安保險與交通補助。

國立臺灣大學則設有「學生急難慰問救助金-花蓮光復鄉專案」,學生本人或直系親屬,因本次災害導致家庭變故或生活困難皆可提出申請,每案最高補助新台幣5萬元,學校也會視情況給予適當經濟協助與資源轉介。

台灣師範大學也啟動「暖陽紓困助學金」機制,凡學生本人或直系親屬因此次災害造成房屋毀損者,每人可申請新台幣2萬元補助,以協助度過急難。◇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MLB季後賽今開打 道奇力拚衛冕
2025年09月30日 | 3天前
癌藥基金剩37億 民團籲明訂財源
2025年09月30日 | 3天前
四中全會將召開 習去留引關注
2025年09月30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