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首例!捷安特捲強迫勞動遭美暫扣

巨大以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行銷全球,美國CBP於美東時間9月24日發布公告,因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即日起對相關產品實施暫扣。(記者宋碧龍/攝影)
巨大以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行銷全球,美國CBP於美東時間9月24日發布公告,因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即日起對相關產品實施暫扣。(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賴玟茹、張原彰/報導】

台灣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25日證實,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以涉及「強迫勞動」為由,對其台灣廠區輸美的自行車、零件及配件發布暫扣令(WRO),成為台灣製造業首例。巨大強調將積極申訴,強調已改善勞動條件並推動零仲介費。而經濟部已介入,將協助業者向美方舉證釐清。

巨大以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行銷全球,美國CBP於美東時間9月24日發布公告,因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即日起對相關產品實施暫扣。巨大集團25日凌晨發布重大訊息,對CBP決定感到遺憾,並隨即提出四點聲明。

估影響集團營收約4%至5%

首先,巨大表示,集團秉持尊重人權與保障勞動條件核心價值,今年起全面推動「零招聘費」政策,所有新聘外籍員工相關費用均由公司承擔;其次,巨大指出,內控與第三方稽核確保作業流程符合國際勞動標準,將立即啟動申訴程序,與美方溝通澄清。

第三,針對影響範圍,巨大說明,此次暫扣令僅限於台灣製造並輸往美國的產品,其他市場供應與銷售不受影響。公司預估,事件影響集團合併營收約落在4%至5%。美國市場短期內出貨可能面臨延遲或退運,但公司已啟動應變機制,力求降低衝擊。最後,巨大承諾將持續以具體行動維護勞工權益,並與全球利害關係人保持透明溝通,共同維護健全負責的產業環境。

巨大25日股價以低盤開出,一度下挫至新台幣91.5元,跌幅超過8%,失守百元整數關卡。不過,終場反彈收在平盤、來到99.9元,跌幅0.6%。

巨大以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行銷全球,美國CBP於美東時間9月24日發布公告,因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即日起對相關產品實施暫扣。示意圖。巨大以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行銷全球,美國CBP於美東時間9月24日發布公告,因合理懷疑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涉及強迫勞動,即日起對相關產品實施暫扣。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龔明鑫:全面檢視產業情形

經濟部貿易署表示,已在第一時間與巨大高層及法務團隊取得聯繫,將全力協助廠商與美方溝通。根據CBP規定,發布暫扣令後,舉證責任在於廠商。巨大必須提出有力證據,說服CBP其供應鏈並無強迫勞動情事,直到改善後暫扣令才會取消。根據過往案例,撤銷時間可能從數月到一年以上不等。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便與勞動部長洪申翰溝通,此案不會被當成單純個案處理。他指出,巨大已向貿易署聯繫,認為有向美方說明的必要,經濟部會代為聯繫,讓公司有說明機會。同時,經濟部將與勞動部合作,「普遍性的來看看所有產業(移工)情況到底是怎麼樣」,從根本保障勞工權益。

勞動部:將入廠實地了解

根據Bicycle Retailer報導,如果捷安特無法提出證據證明產品並非以強迫勞動製成,或者CBP取得進一步的強迫勞動證據,當局可以將暫扣令升級為「認定」,這將使CBP得以查扣並沒收貨物。報導稱,「認定」相對罕見:CBP在去年僅作出一次認定,涉及自多明尼加進口的金屬擠壓製品。

勞動部表示,將盡快與地方政府入廠進行實地了解,以釐清美方所指涉的議題。勞動部也會和經濟部共同合作,積極協助巨大公司提出改善方案與實質提升勞動權益,以及早解決被指涉強迫勞動問題,保障相關勞工應有的權益。

勞工團體台灣勞工陣線25日表示,這是台灣首次有企業被CBP指控涉及強迫勞動的重大人權事件,這顯示企業也清楚意識到須與國際標準接軌,政府應提出具體政策與立法時程,引導企業強化預防強迫勞動風險的能力。

台經院:應屬個案

關於此事是否為美國貿易制裁新手段,台經院院長張建一25日表示,巨大是上市公司,過去形象也不錯,細節有待了解。他說,台灣是開放經濟體,需要國際市場,國內廠商生產製造、出口至美國、歐盟等重視人權的國際市場時,勞工權益就要符合國際規範;此事應屬個案,但其他廠商也要趁機會檢視對勞工權利的落實。◇

延伸閱讀
科學園區H1營收2.7兆創高
2025年09月24日 | 6天前
台股創新高 市值登全球第8大
2025年09月24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