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花蓮艦交船 蕭美琴:守護不是承諾 而是真實行動

副總統蕭美琴8日上午前往基隆台船基隆廠,主持海巡署「1千噸級巡防艦第4艘CG1006花蓮艦交船暨第5艘CG1007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她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下一階段造船計畫,打造更強韌的海巡力量,強化海域防線,「讓守護不只是承諾,而是真實的行動」。
CG1007巡防艦由蕭美琴命名為「澎湖艦」,CG1006「花蓮艦」則正式交船,並由海巡署長張忠龍妻子李文玲擲瓶祈福,祝福新艦航行平安,未來將配置在海巡署艦隊分署東部地區機動海巡隊。隨後,蕭美琴登鑑參觀。
蕭美琴表示,這是她第二次以副總統身分主持艦艇命名與交船,上一次是迎接600噸級的永康艦與長濱艦,如今則是更雄偉的花蓮艦與澎湖艦。「這不只是台灣工藝的展現,更是國艦國造的承諾與責任。」她感謝台船公司團隊的努力與用心。
蕭美琴提到,她曾在花蓮擔任立委十年,如今花蓮艦正式交船,對她而言不僅是一艘艦艇的誕生,更是一份情感的連結與責任。她說,花蓮面向太平洋,是前線要地,「花蓮艦也將成為守護國家海疆的第一道防線」。
她強調,面對俄烏戰爭、中東衝突等國際變局,和平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共同守護。台灣若要確保經濟與民生穩定發展,就必須同步強化安全與防衛。
蕭美琴指出,政府近年推動「海巡艦艇前瞻發展計畫」,持續擴充與現代化艦隊,一艘艘新艦陸續成軍,逐步形成更強、更現代化、更有韌性的海巡力量。她強調,未來會持續推動下一階段造船計畫,「國家安全不是一艘艦艇的責任,而是一群有勇氣、有擔當的人共同築起的防線」。
她特別向海巡人員家屬致意,表示「家人的支持往往是最堅實、也是最溫暖的後盾」,正因為有家屬的理解與包容,海巡同仁才能專心守護國家與人民。
典禮現場,包括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副主委黃向文、署長張忠龍、台船董事長陳政宏,以及立委蘇巧慧、王正旭、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人均到場。
管碧玲回憶,去年命名花蓮艦時,正逢花蓮地震不久,因而決定以「花蓮」命名,象徵花蓮人民在地動山搖中展現的勇氣與韌性,也成為海巡精神的寫照。
台船董事長陳政宏介紹,花蓮艦全長約98.5公尺,船寬13.2公尺,滿載排水量達2100餘噸,遠超過既有1千噸級巡防艦。其耐浪性更強,在海象風浪達5級時仍可確保直升機安全起降,並搭載中科院研發的「鎮海火箭彈系統」,射程約10公里,可裝載42枚2.75吋火箭彈,戰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