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是脆弱同盟 專家:出席閱兵各有所圖

中共在北京舉行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與中共黨魁習近平(中)同台現身。(ALEXANDER KAZAKOV/POOL/AFP)
中共在北京舉行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與中共黨魁習近平(中)同台現身。(ALEXANDER KAZAKOV/POOL/AFP)

【記者吳旻洲、寧海鐘/台北報導】

中共3日舉行大規模閱兵,中共黨魁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及北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天安門城樓上同台亮相。這是「中俄朝」三國領導人時隔66年共同現身公開活動。專家說,這次閱兵就是新冷戰下,民主陣營與極權陣營對立的縮影,但中共的「盟友」並非出於認同,而是各有所圖。

本次閱兵,金正恩與普亭分別坐在習近平的左右兩側,成為全場最受矚目的外賓。在此之前,要追溯到蘇聯時期,1959年10月1日,時任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和時任中共黨魁毛澤東、時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赫魯雪夫,共同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中共國慶10週年閱兵。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從當前局勢來看,中共本次的九三閱兵,其實正是新冷戰格局下的縮影:民主陣營與極權陣營的對立表露無遺。他認為,俄羅斯、北韓等極權國家選擇與中共站在一起,象徵著「新邪惡軸心」的抱團取暖,企圖形成對抗西方的統一戰線。然而,背後卻充滿諷刺意味。

閱兵引歷史錯位爭議 國際支持是虛像

余宗基說,不論是北韓、俄羅斯,甚至中國共產黨本身,都不是抗日戰爭的主要角色,卻在抗戰勝利80週年的紀念場合並肩慶祝。這種歷史錯位的場景,難怪引來美國總統川普在網上發文提醒中共別忘了,當年抗戰的真正勝利,背後有美國的巨大貢獻。

余宗基表示,1937年開始的八年中日戰爭期間,美國不僅派出飛行教官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組建「飛虎隊」,更派許多美國飛行員直接投入戰鬥;同時,美國還透過「駝峰航線」從滇緬邊境冒險運送戰略物資。該航線險象環生,造成八百多名美國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犧牲。

余宗基表示,美國在武器、裝備、人員與資金上對中國的支援,都是其他國家無法取代的。相比之下,蘇聯在抗日初期的支援極其有限,甚至還將繳獲的日軍裝備轉交給中共,使得共產黨得以在戰後坐收漁翁之利,並最終推翻中華民國政府。

余宗基表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卻被中共刻意美化,甚至還自詡為抗戰的「中流砥柱」,而當年代表中國抗戰的國民黨,至今未曾公開嚴正反駁,令人難以理解。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資料照。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被問到中共為何要扭曲中華民國抗戰勝利的歷史?余宗基表示,中共多年暴政早就沒有執政的合法性,過去中國人民唯一能忍氣吞聲的是中國的經濟成長,但當前中國經濟的慘況,讓中共已經全面喪失合法性,所以才要透過扭曲抗戰歷史來為自己臉上貼金。

不過余宗基強調,其實美國、日本專家都提醒,這次閱兵本質上是中共一場大規模的「認知作戰」,篡改歷史事實的目的,就是要塑造中共大國形象,主導敘事權力(Narrative Power)。

他表示,但歪曲事實的陳述,經不起歷史考驗,發揮不了效果。金正恩的出席是因為中共承諾提供1億美元的援助;而普亭出席也是希望在俄烏戰場上,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援。 這些「盟友」並非真正出於對中的認同,而是各有所圖。換言之,中共所期待的國際擁戴與支持,更多只是表面的虛像。

「無人作戰」劍指美國 美軍有壓倒性優勢

習近平在閱兵前發表演說,雖未直接提及台灣,但宣稱共軍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英國《衛報》分析,習近平所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際指的「關鍵目標就是台灣」。

余宗基分析,本次中共展示的無人作戰群與智慧化作戰能力,意在威懾美國,阻止其介入台海。但從美國空軍司令施耐德(Kevin Schneider)與印太司令帕帕羅(John Aquilino Paparo)的說法表明,美國軍隊對比共軍擁有壓倒性優勢,中共的裝備不過是在模仿美國,但卻缺乏實戰經驗,因此難以構成真正威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2日強調,美軍以「嚇阻侵略」為首要職責,若開戰將與盟友憑壓倒性優勢取勝。空軍太平洋司令施耐德表示,中共武器模仿美軍但缺乏實戰經驗,難構成威脅,美軍「不會被嚇阻」。

中共在北京舉行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與中共黨魁習近平(中)同台現身。中共在北京舉行閱兵式,俄羅斯總統普亭(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與中共黨魁習近平(中)同台現身。(ALEXANDER KAZAKOV/POOL/AFP)

北京閱兵總指揮降級 中共軍隊內鬥引關注

中共在北京舉行九三閱兵,由中部戰區空軍司令韓勝延擔任閱兵總指揮,打破慣例未由中部戰區司令王強擔任。王強此前已缺席中共國防部招待會,被疑已經「出事」。余宗基表示,按照過往慣例,本應由北京軍區的司令負責,但在習近平推動軍改後,北京軍區已劃入中部戰區。

余宗基說,外界對韓勝延所知甚少,他的任命直到最後一刻才曝光,引發外界揣測是否涉及軍中派系妥協或清洗。由於此前中部戰區司令一職長期懸缺,被傳與調查有關,韓的出現更顯得臨時與低調,值得持續關注。

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已有14名由他拔擢的中共軍方將領遭到調查或消失。這屆中央軍委從習近平2022年底開始的第三任期至今,已由7名減少到4名,是自毛澤東時代以來軍委委員空缺比例最高的時期。

中央軍委現在由主席習近平、副主席張又俠以及軍委委員張升民和劉振立組成。另3名軍委委員李尚福、苗華和何衛東均已出事。◇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