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三閱兵 林穎佑:意圖搶抗戰話語權

淡江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記者宋碧龍/攝影)
淡江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中共「九三閱兵」舉行在即,淡江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1日在「中共『九三閱兵』可能操作及影響」座談會上表示,對北京而言,「九三閱兵」除了對外宣示之外,也有對內展權的目的,更是對外界大展軍工實力的最佳時機,若抗戰紀念未來常態化,可能成為其形塑話語權的重要管道。

抗戰電影成國家戰略工具

林穎佑從對台、對外、對內三個面向,分析中共九三閱兵的三個戰略重點。首先是對台部分,他表示,中共在二戰中的貢獻近乎於零,但近期卻透過舉辦各種活動與拍攝抗戰電影的方式,積極爭取二戰話語權,目的就是為了強調繼承中華民國的歷史,打壓我國在國際上的空間。

他舉例,中共近年投入大量資金拍攝抗日與戰爭電影,如《八佰》、《七三一》、《南京照相館》,以及早期的抗美援朝題材《長津湖》等,這些作品不僅是娛樂產品,更是國家戰略工具,意在搶占抗戰論述的主導權。

中共還試圖將中華民國時期與美國合作的飛虎隊、遠征軍等歷史,納入其「抗戰遺產」的一部分,藉此與美英等國建立外交連結。這提醒台灣,閱兵背後不只是宣傳,更涉及中共在歷史詮釋與外交互動上的布局。

其次是對外戰略:軍事結盟與軍火外交。林穎佑表示,閱兵展現中共與俄羅斯、北韓關係日益緊密,形成類似「三角同盟」的戰略格局,對抗美國主導的盟邦體系。

同時,閱兵也成為「軍火外交」秀場,中共近年積極在國際航展推銷軍備,而在各國領袖面前展示最新武器,不僅彰顯軍力,更是直接行銷。依循「使用一代、研發一代、外銷一代」的模式,閱兵正好成為中共拓展武器出口的最佳機會。

第三是對內作用:鞏固軍權與安撫民心。林穎佑表示,近期中共高層人事頻繁異動,部分將領失蹤或被替換,閱兵則成為觀察軍中權力格局的重要窗口。他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持續下滑,龐大的國防預算常引發質疑。透過閱兵,中共意在向國內展示軍備成果,證明資源投入有所「回報」。對中共黨魁習近平而言,閱兵更是展現其對軍隊掌控力的方式,呼應「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

3大方向觀察中共軍改動態

林穎佑說,未來有3大重點方向,可藉此觀察中共軍改與戰區的動態,首先是新武器與戰略連結:如新型飛彈是否呼應其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A2/AD),裝甲部隊是否因應無人機戰爭經驗而升級。

其次是軍改成果,林穎佑說,2024年共軍重組戰略支援部隊,成立新指揮體系。閱兵過程中,能否觀察到這些新編制的運作,將是重要訊號。第三是海空力量的動態,林穎佑表示,閱兵雖以北部與中部戰區為主,但東部與南部戰區的海空力量仍保持實兵演訓,在南海與台海,是否出現聯合戰備或挑釁行動,也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
台國安情報:中共閱兵耗資1500億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九三閱兵 郭育仁示警中共5大意圖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中國製造業PMI 8月49.4%連5降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2台男沖繩潛水失蹤 尋獲後不治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數發部攜國際大廠 培育AI人才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中共藉九三閱兵塑新威權集團
2025年09月01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