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的等待與綻放 八里遠眺的守候

「為了拍攝那十分鐘的煙火秀,務必早出晚歸,回到家已經深夜了。」攝影家王國衍說,拍攝煙火是一場體力與耐力的考驗。8月24日晚上,七十多歲的他背著相機與腳架,從台中開車到八里淡江大橋一帶取景,遠遠望向淡水漁人碼頭的夜空,只為捕捉那瞬間的光與影。
「碼頭印象」的色彩與節奏
活動當晚的第三場煙火秀,是「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系列之一,以「碼頭印象」為主題。主色調是淡水藍與淺檸檬黃,搭配霞草型與時雨型煙火,像海浪拍擊與水光流動。從八里望去,藍色弧線在夜空舒展,與河面倒影呼應,港灣的輪廓在一片光影中顯得分外清晰。
王國衍形容,拍煙火最大的挑戰是預判。每一發升空的速度、爆開的形狀、綻放的位置都不盡相同,需要在瞬間調整快門速度與光圈。他會在施放前觀察風向,確保煙霧不會遮住主體,並在腦中先構思好構圖,讓港灣燈光與煙火同時入鏡。這樣拍攝的照片,不僅記錄了煙火的美,也保留了場域的獨特氛圍。
十分鐘的專注
從第一發高空彈衝上夜空,到最後一束煙花緩緩熄滅,不到十分鐘。這段時間,他專注捕捉不同層次的色彩與形狀,讓照片呈現立體感與流動感。12吋高空煙火彈接連升空,與中低空煙火交錯鋪滿整片夜空,像一幅色彩不斷變換的畫作。
煙火秀分為三個章節,每一段都有不同的節奏與色彩變化。淡水藍與檸檬黃的清新組合,帶來海港的律動感;多層次的霞草型煙火如同浪花翻湧;時雨型煙火則像細密的水光傾瀉,與港口的海風相互呼應。遠處的漁人碼頭燈火閃爍,成為畫面中穩定而柔和的背景。
耐心與浪漫 完整的港灣畫面
他說,拍攝煙火必須放下急躁,「有時候,一發煙火的美只能用一次機會捕捉。」因此他會在每一次爆點前,深吸一口氣,準備在最佳時機按下快門。現場觀眾的驚呼聲、快門的連拍聲,與海浪的節奏交織成一種屬於仲夏的聲音。
王國衍笑說,遠拍的好處是可以看見煙火在港灣上空完整鋪展的畫面,尤其當風向理想時,煙霧會被吹散,留下一片乾淨的夜空,讓煙火的層次更加分明。等待雖然漫長,但當最後一輪煙火高掛夜空,色彩層層堆疊、徐徐散落,所有的辛苦與疲憊都化為心底的滿足。
「等了一整天,只為那短短十分鐘。」他說,這是攝影的浪漫,也是屬於仲夏夜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