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迎戰AI浪潮關稅挑戰 中央地方面對供電產業衝擊

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桃園準備好迎戰AI浪潮、關稅挑戰,中央、地方都應務實面對供電問題、產業衝擊。(桃園市議員凌濤團隊提供)
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桃園準備好迎戰AI浪潮、關稅挑戰,中央、地方都應務實面對供電問題、產業衝擊。(桃園市議員凌濤團隊提供)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

AI浪潮席捲全球,從NVIDIA宣布與台積電、鴻海合作在美設廠,到與晶兆創新在台灣本地NCP(NVIDIA Cloud Partner)佈局,再再顯示「AI算力」將是產業下個決勝點。日前,桃園市府更證實有國際AI算力大廠看中桃園。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也是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此前曾透過總質詢向市長提問:AI發展,桃園將扮演什麼角色?張善政市長明確指出,桃園是全球最大的AI伺服器生產基地,優勢短期無法取代,而未來要強化地方AI算力,促進智慧城市發展。不過,發展AI超級電腦、資料中心的預算、電力從哪裡來?成為隱憂。

凌濤說,「沒有穩定電力,就沒有國家競爭力」上週末,核三延役公投,國人運用同意比例高達約73.5%的懸殊差距,向中央政府表達擁抱多元能源運用的發展可能,充分展現國人迫切關注台灣能源缺口的憂慮,中央政府不能再虛與委蛇、蹉跎台灣發展。

除了能源,台灣還迫切面對美國對台關稅的挑戰。張善政再次於市政會議提及產業「如臨大敵」,凌濤十分認同。

張善政提及,2023年桃園產業出口總額一兆七千億元,超過九成五集中在電腦與電子產品,應對美國關稅以及「232條款」,將衝擊桃園五大產業合計營收達1.7兆元,涉及約4500家廠商,近30萬名員工與家庭的生計!

台灣遭遇的關稅衝擊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我們也發現,在台灣這波關稅的6大受災聚落當中,桃園龜山、蘆竹的伺服器、PCB產業衝擊營收高達6235.9億元,影響4.6萬人生計,成為台灣最大受災聚落之一。而台灣製造業景氣已「連續兩月亮藍燈」、無薪假人數從4月1,685人增至7月3,441人,增加104.2%,企業數從約90家攀升至190家,增幅達111.1%,都是倍數成長,嚴重衝擊勞工生計。

凌濤說,現下,更傳出台美談判內容涵蓋:農漁產品進口、食品安全等領域。張善政已責成農業局、教育局、衛生局等單位提前研擬因應方案,追蹤流向、管理;也以「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搶佔全球技術前沿」四大措施應對美國對台關稅衝擊。

作為民意代表,凌濤會持續監督市府相關因應措施必須確實、即時到位,讓桃園在AI時代不只是生產者,更是關鍵推動者,同時更能應變關稅的挑戰!值此台灣發展的關鍵轉捩點,中央與地方唇齒相依,我們有責任扛起AI算力即國力、應對關稅挑戰的壓力,替人民、產業、經濟謀福利。◇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