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事件爭議頻傳】 立委提修《大學法》

立委范雲27日和大學校長、教師、學生舉行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立委范雲27日和大學校長、教師、學生舉行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立委范雲27日和大學校長、教師、學生舉行記者會,針對師大女足抽血案等高教事件,解析制度問題,如:學生被排除在教評會外等。范雲認為,台灣需要開放、彈性的新高教,其修法藍圖則包含學制改革、治理彈性、高教資源等面向。

臺師大學生會長黃莨騰說明,在師大女足案中,霸凌委員會原建議解聘周師,卻因為教評會未採納,僅要求周師不得超終點、兼主管,事件才爆發,這樣的落差從哪來,外界不知道、學生也不知道。因此,應修正《大學法》保障學生參與決策。

世新「我們不要30門檻」(開課門檻提高至30人)行動小組發起人陳承說,在世新選課案中,學生先後透過致電、面談溝通都無果,才公開進行師生連署、開記者會,卻又被校方貼謠言標籤無視,教務長反而在記者會後不請自來的出現、反駁學生意見。

陳承說,學生後續在校內要求召開師生公聽會卻被刁難,校方數次約談數名學生,要求取消公聽會、威脅駁回教室借用,最後還開一場支持校方立場的師生座談會。突顯校內監督機制與教育部的校外監督都已癱瘓,必須修正《大學法》解決。

臺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指出,臺大校友創投案中,校方規劃成立全台首個校友創投基金、規模十億元,甚至還成立投顧公司。但這涉及合法性問題,卻在提供校務會議的資料中,未提及與說明。

吳瑞北指出,這突顯校務會議的監督權失能,未來必須透過修正《大學法》校務會議規定,並要求下設監督委員會,才可能改善。

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劉景寬表示,台灣高教主要問題是師生參與校務不足,導致校園學術與校務自主性低;台灣有六成大專學生就讀私校,但《大學法》精神卻未落實於私校,董事會可用《私校法》、以管理中小學的態度在大學運作,不利於大學的學術自主與校園自治,是現在的私校困境。

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指出,中央政府所編列的高等教育經費雖逐年成長,但校務基金補助比率卻逐年降低,面臨這些挑戰愈來愈捉襟見肘。此外,高教資源在六都與偏鄉、地區學校間也分配不均,以屏東大學為例,資源就越來越不夠用。◇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華為雲重組 資源投入AI領域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星艦第10次試飛 成功釋放模擬衛星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中國首家百盛商場 年底關門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