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陪伴學會理財 單親爸許願:擺脫債務撐起子女

貧窮背後也反映出機會的高度不平等!單親爸爸阿賢獨自照顧2名子女、患病的母親與身障的兄長,每月3萬元的收入,讓他長期處於財務壓力邊緣。看見阿賢的擔憂,家扶社工引導與陪伴他從學習理財與記帳,逐步檢視收支結構,重新掌握生活節奏,如今,他不僅建立穩定的財務習慣,更為子女開設兒少發展帳戶。正值父親節,阿賢的新願望:「不只要撐起這個家,也要脫離債務循環,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
家扶基金會2005年引進「資產累積理論」與「充權」概念,發展出「兒童啟力」、「少年展力」、「青年構力」和「家長培力」資產累積方案,從助貧正式進入「脫貧能力建構」階段,發展至今已邁入第20年。8日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服務使用者脫貧能力建構影響力實務論壇」,集結學者、實務專家與服務使用者,針對資產累積策略、社會創新實踐、正向發展模式等議題展開對話,共同探索脫貧工作在永續發展下的新方向。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劉邦富表示,這20年來家扶推動的「脫貧能力建構方案」已服務超過35萬人次,陪伴近2萬名扶助個案,面對貧窮,家扶跳脫單純的經濟補助,更致力讓家庭具備自立的能力,為自己與下一代創造新的起點,從被動受助走向主動創造未來,才是真正翻轉貧窮的關鍵。
家扶表示,脫貧能力建構方案以家庭為核心,依兒童、少年、青年及家長不同階段設計方案。兒童「啟力」以2年為期,協助學齡前幼兒就學,並引導家庭儲蓄教育基金。少年「展力」強調以青少年為主體,透過體驗教育、才藝與生涯規劃課程,增強歸屬感、發掘優勢並實踐社會關懷。
青年「構力」則透過課程與團體行動,培養理財、規劃、領導與關懷等多元能力,累積社會與經濟資本,助其銜接社會。家長「培力」則聚焦就業與理財能力,改善家庭經濟並建立自信,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