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辦:台美關稅談判中 與半導體調查一起談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中)、發言人李慧芝(左)及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右)6日下午在行政院說明台美關稅談判情況。(中央社)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中)、發言人李慧芝(左)及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右)6日下午在行政院說明台美關稅談判情況。(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梁凱晶/台北報導】

美國對台灣課徵20%暫時性對等關稅將於8月7日生效,但8月7日並非談判截止日,後續將持續協商。行政院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與半導體232調查採「包裹處理」,爭取對台灣最有利條件。

同時,行政院也坦言,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在台北時間7日凌晨4時30分發表的關稅談話,將為台美關稅談判帶來變數,原先推動的5,450億元「韌性特別預算案」將暫緩定奪,若川普公布20%的暫時性關稅有改變、或ICT關稅有新宣布,行政院會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評估。

半導體與投資議題「包裹處理」

關於台美談判進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代表顏慧欣透露,談判尚未進入總結階段,主因是希望能將對等關稅、台美供應鏈合作,以及涉及資通訊產品的232調查進行「包裹處理」。

顏慧欣表示,232調查跟關稅其實兩個議題,台灣要改善台美逆差,很大部分因為資通訊產品,因此會把232調查放進一起談判,但接下來美方會給相同稅率或不同稅率是美方決定,台灣能做的盡可能爭取合理稅率。台灣將在談判中為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爭取更有競爭力的稅率,並有利於台灣未來在AI產業的布局。

針對美國希望台灣擴大投資的議題,顏慧欣表示,政府期待順應台灣企業本來就擴大對美投資的趨勢,並將此議題與供應鏈合作及232調查一併商討。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則強調,政府不會幫民間宣布投資計畫,但企業若基於全球布局而赴海外投資,政府會進行相關審核,確保符合國家安全與產業利益。

此外,媒體也關注,台積電傳出將赴美投資3千億元,以及台灣可能向美國阿拉斯加州採購600萬噸天然氣等議題。龔明鑫回應,政府尊重企業的商業決策,並對加碼根留台灣的布局樂觀其成。能源採購方面,若市場價格合理、有助於分散風險,政府將進行評估。

龔明鑫也指出,台美若達成協議,一定會有文本,並會送立法院審議。顏慧欣也指出,在美國公布最新稅率的國家中,唯一有公開共同聲明的只有印尼,其他國家都是事實文件,都還沒有完整協議內容,要看談判進度而定,而目前台美談判還在動態發展中,沒有達到最終共識之前,現階段不方便進一步透露細節。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圖)6日下午於行政院記者室接受媒體聯訪,針對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議題進行說明。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圖)6日下午於行政院記者室接受媒體聯訪,針對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議題進行說明。(中央社)

7日起開放業者申請支持方案

20%關稅今天(7日)上路衝擊台灣國內產業,6日行政院特別出面說明,強調未來將繼續談判降低關稅。行政院指出,台灣的暫時性關稅稅率定為20%,與越南相同,但高於日本和韓國的15%。顏慧欣表示,台灣從32%降至20%,已是貿易逆差國中調降比例第二高。

龔明鑫表示,在排除半導體、ICT關稅豁免清單下,20%的關稅預計將衝擊台灣農工產品對美出口,產值減少1.6%至2.52%,影響就業人口約4.2至5.9萬人。為此,行政院已重新盤點受影響產業,並宣布將於7日起開放業者申請支持方案。

龔明鑫指出,個別產業面臨的關稅壓力不同,以蝴蝶蘭為例,台灣輸美產值占總出口46%,與競爭對手荷蘭的15%關稅相比,處於劣勢。鬼頭刀則需要面臨秘魯和厄瓜多的激烈競爭。

龔明鑫分析,台灣手工具產業也受到明顯衝擊,台灣主要產品是幫國際品牌代工套筒、扳手,主要競爭者來自東南亞國家,韓國則主要生產噴槍,與歐日廠商自有品牌形成市場區隔。不過,汽車零組件、水五金、扣件、塑膠製品等,都可能面臨逆風。◇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台積2奈米技術外洩 檢搜日商
2025年08月05日 | 3天前
高雄山區災損 重建經費約10億
2025年08月05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