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十年計畫布局 旭海火箭組裝廠啟用

屏東縣牡丹鄉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於27日揭牌啟用,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台灣太空領域要競逐國際,一定要有產業,除了布建國家發射場,國科會將推動太空十年計畫,全面性培育科研火箭人才,吸引年輕族群投入太空產業。
吳誠文指出,國科會規劃未來要建置太空博物館、教育館在台東縣及屏東縣,並在注重生態維護的前提下,發展太空科技。他說,這些必須要有長期太空人才培育機制,現場也看到學生製作的火箭順利升空、相當震撼,未來有機會擴大到更專業的競賽。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從討論建置科研火箭發射場開始,就見證中央與居民溝通、交流、了解到信賴的過程,屏東縣府也與中央合作,推廣火箭科普太空教育。同時,旭海將成為孕育火箭技術、培養太空人才的新搖籃,期待吸引更多產業能量,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立委伍麗華說,2020年當立委時,接到第一個案件就攸關火箭議題,後續為此質詢希望找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2021年《太空發展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2022年科研火箭發射場啟用、同年見證火箭在偏鄉升空。她期許,中央與地方持續合作,一起成就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立委蘇清泉表示,台灣太空法規的建置是朝野合作最好的成績,他預期火箭發射場將帶來龐大的商機、人流、物流,應該要打開交通節點,包含屏南快速道路提升為高速公路的水準、恆春到東側的交通串聯,台東與屏東的台26透過隧道串聯,以及屏東的電力,都有待進一步打開瓶頸。
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說,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是台灣火箭人才實驗基地,組裝廠房挑高7公尺、牆面為厚度2公尺的防爆牆,屋頂架設53平方公尺太陽能板,搭配發電機供給所需電力,以及向中科院租用、整修完成控制中心。
吳宗信認為,未來火箭研發團隊就能在旭海完成從設計、組裝、測試到發射控制的完整流程。國科會將持續投入人才培育、產學合作與國際接軌,「讓台灣的太空夢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