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反罷免 學者:遺憾罷免被當工具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何 志 勇 指 出, 執 政 黨 將 罷 免 當 成 工 具, 意 圖 重 掌 國 會 取 得 更 大 主 導 權。(何志勇提供)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何 志 勇 指 出, 執 政 黨 將 罷 免 當 成 工 具, 意 圖 重 掌 國 會 取 得 更 大 主 導 權。(何志勇提供)

【記者林丞奕/台北報導】

726即將舉行罷免投票。對此,專家針對「大罷免」進行分析,指出執政黨將罷免當成工具,想讓民進黨重回國會第一大黨地位,進而取得更大主導權;至於近期罷團指立委有親中疑慮,他說,政府完全可使用《國安法》進行裁定,使其解職。

7月26日進入罷免倒數階段,目前已有31件罷免立委案成立,其中24件將於當日投票,另有7件預計8月23日投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及藍營立委皆集中精力阻止罷免,朱立倫日前更拋出,「可以對個別委員有意見,但不應該全面罷免所有在野黨」,相信民眾會運用智慧,「止住這一次的大惡罷」。

國立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接受《大紀元時報》訪問時指出,立委審查預算、修法皆為《憲法》賦予的職權,而罷免是針對表現差勁的公職人員,但全球從未見過執政黨全面清算在野黨,並把風向轉為「抗中保台」,指控立委「親中舔共」進而推動大罷免。

政府可依法提告 無需靠罷免

何志勇直言,執政黨就是將罷免當成工具。他指出,若立委涉及親中舔共並違反國安相關法律,政府可直接控告,由檢察官提起公訴,並提出實質證據證明其通匪可能性,使其依法解職,完全不需透過罷免的形式。

何志勇解釋,若案件屬於嚴重國安洩密,依《刑法》相關規定,檢方可依法提起訴訟,一旦法院判決確定褫奪公權,公務員將遭解職。

針對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帶領藍營立委赴中見中共高層一事。何志勇說,執政黨將兩岸交流完全模糊化,他質疑,若執政黨完全不與中共接觸,為何還要維持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框架?而且是雙方官方所簽訂的零關稅協議,應廢除才是。

他分析,台灣有《選罷法》制度,因此公職人員會面臨罷免問題,可在美國國會沒有罷免,僅有「驅逐」。他以美國國會議員表現差勁為例,僅需通過2/3的國會議員多數驅逐,並不會像台灣使用進行政治鬥爭。

席次翻轉恐壓制在野聲音

至於為何推動大罷免?何志勇坦言,執政黨罷免的目的絕非是驅逐所有在野黨,因為去掉所有在野黨相對困難,因此,若罷免掉部分立委,讓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回復到蔡英文政府時期的「完全執政」局面,重奪國會主導權,而在野黨屆時恐難以發揮制衡作用。

談及罷免若成功,國會將會如何改變?何志勇舉例,美國前總統拜登2020年執政後,第一天就撤銷川普大部分的行政命令;而川普2025年再度執政時,也立即撤銷拜登的行政命令。因此,他認為,若民進黨「完全執政」可能會推翻國民黨所推出的法案。

「在野黨席次若未過半,在野黨就再也沒有聲音。」何志勇分析,民進黨可能透過威脅利誘,與民眾黨及無黨籍的立委組成國會多數聯盟,屆時恐變成只有民進黨的一種聲音,這對於民主政治並非好事。◇

延伸閱讀
罷團成員齊發聲 澄清非側翼
2025年07月24日 | 8天前
文山退葆志工遭攻擊 朱立倫譴責
2025年07月24日 | 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