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紅品牌衛生棉 被指含致癌物

中國知名直播帶貨網紅辛巴自創的女性衛生棉品牌「棉密碼」,近日陷入衛生安全風波。(網路影片擷圖)
中國知名直播帶貨網紅辛巴自創的女性衛生棉品牌「棉密碼」,近日陷入衛生安全風波。(網路影片擷圖)

【記者李清源/綜合報導】

中國知名直播帶貨網紅辛巴(本名辛有志)創立的女性衛生用品品牌「棉密碼」,近日捲入重大產品安全風波。多名消費者指控其產品含有致癌物質「硫脲」(Thiourea,又稱硫代尿素),已有超過30人自述在長期使用後罹患甲狀腺癌;但該集團否認致癌。

據《新京報》報導,多位消費者委託送檢的報告顯示,從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個批次的「棉密碼」茶氧夜用、茶氧日用衛生棉產品均檢出硫脲含量超標。上海複達檢測技術集團的報告亦顯示,今年6月由官方抽檢的14份樣品中,僅有1個批次未檢出硫脲。

硫脲是一種含硫有機化合物,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與醫藥領域,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三類致癌物。專家指出,硫脲屬中低毒性物質,雖急性危害不高,但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障礙、肝毒性、生殖毒性與免疫異常等健康風險。

「棉密碼」產品主打使用茶多酚衛生棉晶片,聲稱具備抗氧化功效。然而調查發現,該設計區域正是檢出硫脲的重災區。業內人士透露,硫脲具抗氧化特性且成本低廉,極可能被當作茶多酚的替代物人為添加於產品中。

根據《新京報》獲取的統計表,數百名消費者提供了產品使用後的健康回饋資料,其中超過30人聲稱長期使用該品牌衛生棉後罹患甲狀腺癌,並出示多年購買紀錄佐證。統計顯示,約35%的案例中,家庭內的母親與未成年女兒共同長期使用「棉密碼」產品。多數使用者表示曾出現皮膚紅腫、婦科炎症、甲狀腺異常等症狀。另有約10位女性消費者反映,在懷孕前長期使用該產品,懷孕後則出現胎停、葡萄胎、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異常情況。

對於產品是否存在致癌風險,辛巴所屬的辛選集團回應稱,「棉密碼」品牌已第一時間請求汕頭市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抽檢,並表示檢測結果為「合法合規、產品合格」,強調並不存在「致癌」問題。截至目前,尚無國家層級機構發布針對該產品的最終檢測與調查結論。

「棉密碼」被曝檢出致癌物的話題頻上熱搜,中國網民表示:「都出這麼多事了,還能留著他帶貨,我也服了。」、「現在要相信誰?」、「完了,從棉密碼出了到現在一直在用,現在家裡還有半箱。」、「家裡還有一箱,誰能告訴我,到底要用什麼衛生棉才沒事。」

辛巴屢涉爭議 仍創銷售佳績

「棉密碼」是辛巴於2017年創立的首款自營品牌,2018年起透過快手平台直播銷售,迅速成為熱門產品。據陸媒報導,該品牌8年來累計銷售額高達33.3億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這並非辛巴首次捲入產品爭議。過去他曾因銷售假燕窩、組合牛排及虛假宣傳療效產品等問題而多次遭平台封鎖。但每次風波過後,其直播團隊往往迅速復播並再創銷售高峰。在剛過去的618購物節中,辛巴直播間銷售額再次突破40億元。

儘管產品屢出問題,辛巴的帶貨熱度卻未明顯下滑,消費者甚至仍選擇回購與支持。有陸媒綜合各方說法後做出總結,認為這種現象背後,反映出中國消費市場中多層次的心理結構與行為動因:首先是人設信任勝於產品信任,即使出現爭議,也傾向認為是「意外」或「被設局」;再來是以道歉與補償機制強化信任感,辛巴歷次風波中,幾乎都在短時間內啟動道歉與賠償流程,強化關係穩定。

直播帶貨場景融合娛樂、情感、促銷與社群互動,消費者往往在氣氛渲染與限時刺激下「秒拍秒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曾表示:「直播間消費行為是一種『沉浸式娛樂消費』,決策過程不以理性為主導。」同時,在電商責任邊界模糊、平台監管機制不完善的背景下,舉證與溝通成本高昂,中國政法大學消費法研究中心認為,網購糾紛中「維權成功率不足5%」;與其信任制度或平台,消費者更傾向選擇「有頭有臉」的直播主。

而價格優勢仍是商品的核心吸引力。QuestMobile〈中國下沉市場報告〉顯示,三線以下城市的消費者對價格最為敏感,高達62%的購買決策受「價格優惠」驅動。
「棉密碼」主打「一包不到3元」的低價策略,相較於超市品牌動輒6至10元的單價,對價格敏感型用戶具有強大吸引力。對這部分消費者而言,品質爭議往往被視為「可接受風險」。◇

延伸閱讀
U12世界盃棒球賽 今起臺南開打
2025年07月24日 | 7天前
陸「經營貸」亂象增 藏爆雷風險
2025年07月22日 | 9天前
東莞台商機票優惠 疑為中共介選
2025年07月24日 | 7天前
不能輸!美公布AI藍圖
2025年07月24日 | 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