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岳父發明無人養殖船 航空男許宏德 獲創業歸故里競賽冠軍

原本在航空公司擔任飛機製造工程師的許宏德,每次陪太太回雲林口湖鄉的娘家時,看著年近80歲的岳父,不論嚴寒酷暑,每天划著膠筏,在遼闊的漁塭撒飼料餵魚的辛苦畫面,激發了他想研發一部可以取代人力的養殖船,來減輕老人家的辛勞,他經過四年的苦心研發和不斷的改良,終於成功發明「智慧化無人養殖飼料船」,不僅減輕了老人家的辛苦,也紓解農村人口老化、年輕人外流、缺工等問題,去年還榮獲數位發展部「創業歸故里競賽」冠軍!
今年50歲,家住高雄的許宏德,四年前毅然離開已服務14年航空業,回到口湖鄉成立「豐漁水產養殖公司」,以自己資訊工程專長,加上多年航空科技設計的專業,投入「智慧化無人養殖飼料船」研發,希望能為家鄉解決缺工、人口老化的問題。許宏德說,每次看到漁民用人工撒石灰時,滿天飛的石灰粉,不但汙染了整個環境,還會黏在漁民身上,造成肺部及皮膚嚴重的傷害,這是他很不忍心見到的畫面,為了漁民的健康,他苦心研發的無人養殖船,除了可以噴灑魚飼料外,也可以噴灑石灰及其他劑料。
許宏德說,智慧養殖船是利用遙控器在池邊控制,並利用衛星導航設定投餵路線,再搭配運動控制演算等技術,飼料船工作時可自動避開各種障礙物,不僅用來投料餵魚,還可用來噴灑石灰、茶粕及煙草等改善池水水質所需的劑料,既可保護環境也大大節省人力,靠傳統人力養殖,每天1人只能餵養2公頃魚塭,用飼料船餵養可餵養10公頃。
許宏德不諱言說,當初在研發無人船時,連家人都不支持,聽到的聲音負面大於正面,只好靠著自己的右手溫暖著左手,堅持的做下去,後來靠著不斷的參加數位發展部舉辦的比賽,從初賽、複賽到總決賽,最後打敗了300多位參賽者贏得總冠軍,才得到家人及朋友的認同!這一路走來他非常感謝縣政府及數位發展部的輔導及協助。
許宏德說,這部無人養殖船,研發過程碰到很多瓶頸,當第一部研發出來時,開心的不得了,以為成功了!沒想到用不到三個星期,船就動彈不得,因為受鹽水的侵蝕而生鏽,後來改用不銹鋼材質,以為這樣就解決問題了,不料又發現船身太重了,漁民要清理漁塭時,船不易搬上岸,只好縮小船體,把100公斤重的無人船改良為35公斤,最後又發現裝置主機的電控箱會泡水,就又加以改良,最後研發出不會泡到水,不用時還可以取出的電控箱,既可避免風吹日曬,延長主控箱的壽命,也不用擔心被人偷走!
另外,為了減輕漁民的負擔,他又研發出可拆除更換模組的無人船,這樣漁民只要用一部船,透過更換不同用途的桶子,就可以灑飼料、也可以噴灑石灰及其他劑料!就這樣才完成目前普受漁民歡迎的第四代船!過程真的是考驗啊!
許宏德還說,這裡的老漁民大都不識字,要用手機操作高科技器材確實有困難,因此怎樣設計一套操作簡單,方便老人家使用的遙控器!對他又是個考驗,最後他突破困難,花了一年時間,終於研發出了連五歲小孩都可以操控的遙控器!
今年79歲的曾永老先生笑著說,非常感謝女婿的孝心發明這台無人養殖船,現在他只要站在岸邊,把飼料倒進桶子裡,手拿著遙控器,就可以輕鬆餵魚,以前要一隻手撐著竹竿滑著膠筏,一隻手撒著飼料,撒到手臂、腰部都受傷,碰到風大時更辛苦,不小心還會掉到漁塭裏!而且無人船噴灑的飼料,比人撒得更均勻!老先生開心的說:只要頭腦還清楚,做到90歲都沒問題!
許宏德說,今年在一次展示會裏,聽到一位年輕人對著他的父親說:「有了這個無人船來幫忙,以後我們的養殖工作就不會那麼辛苦了!」,當時聽了這句話,給我的感動比拿到金牌還開心!還有一位爸爸帶著五歲的小孩也來看我們試船,爸爸把遙控器拿給小孩,也沒教他,小孩就會自己操作了!這一幕也給許宏德很大的鼓舞!代表未來的養殖業是充滿前景的!
許宏德戲稱:操作他的無人船,可以左手拿著咖啡,右手拿著遙控器,非常的輕鬆!其實養殖業,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花在投餵飼料上,有了無人養殖船,漁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好水質,甚至還可以從事副業,增加收入!這樣年輕人自然願意回來!
從事航空業的許宏德,原本想設計無人機來幫助漁民養殖,後來發現無人機不適用於魚塭,只好改設計無人養殖船,因為付不起300多萬元研發費,只好自己研發,從第一代研發到第四代,過程花費了不少成本和心血,許宏德說,照理說這些花費都要算入成本,但體恤農民收入微薄,許宏德沒有這樣做,所以他研發的船,目前一台才賣15萬元,比一台機車還便宜,加上政府補助一半,一般漁民都買得起!因此供不應求!連外縣市的訂單也不斷的進來!甚至有的年輕漁民,發現使用無人船帶來的經濟效益,即使政府沒補助也照樣訂購。
許宏德說,原只想為岳父減輕工作勞動,沒想到竟成為他的新事業,而且是台灣唯一研發成功的智慧養殖船,未來有很大的市場,只要能吸引年輕人願意留下來從事養殖,荒廢的漁塭重新恢復生機,看著老人家不再那麼辛苦的工作,這段研發過程再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