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塵世 自給自足的離網生活

加拿大前石油管道工程師道格.奧貝拉克在他自己「遠離塵世」的家園。(Doug Oberacher提供)
加拿大前石油管道工程師道格.奧貝拉克在他自己「遠離塵世」的家園。(Doug Oberacher提供)

文/記者Michael Wing 編譯/趙孜濟

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克雷斯頓鎮(Creston)往南的山谷驅車不遠,離開主要公路,沿著一條鮮有人涉足的孤獨小路進入林中,便可抵達道格.奧貝拉克(Doug Oberacher)的家園。

這條路既不通往鎮上,也通往不了任何實用的地方。夏天,炙熱的高溫和陡峭的山谷,令人望而卻步,而蚊子則更是凶猛無比。

「當人們看著那條車道時,會說,『我覺得我不想往那裡面走』。」65歲的奧貝拉克對《大紀元時報》說,「它不會吸引太多關注。」

然而,這正是奧貝拉克——一位來自卡爾加里的前石油管道工程師——在2010年選擇安家的地方。他過著林中木屋的生活。雖然沒有外部電力連接,但他通過太陽能電池板、電池、自採的木柴,以及最重要的——行動力——讓這個地方擁有了取暖、電力、熱水淋浴等一切設施。

「我買下這個地方時,這裡就是一條盡頭路,沒人住在這裡。」他說起他在庫特尼山區的「遠離塵世」的家園時回憶道,「周圍有些小農場,但沒有人像我這樣做。」

奧貝拉克15年前購買的這片20英畝(約2,448坪)土地,最初只是一個陡峭山谷中,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連路都沒有(後來他修了一條路)。他記得,自己剛到那時,不得不在傾盆大雨中,爬過倒下的樹幹來勘察地形。

他說,從那一刻起,「我就愛上了這裡。」

來到「一無所有卻快樂」的村莊

自那以後,他為電鋸建了工具間,請門諾派工匠建了一座車庫,並搭建了木屋住宅。一切都符合建築規範,配有電力和管道設施,使他今天能享有城市的便利,也為將來年老時能相對舒適的生活做好準備。

整個構想會讓膽小的人望而卻步。但奧貝拉克在四十多歲、擔任工程師期間,曾在南美叢林中負責管道項目的駐地管理,那是個「一無所有卻快樂」的村莊,這段經歷令他有所頓悟。

「他們擁有生活的基本要素。」他說,並補充自己意識到想要逃離卡加利那種「鼠輩競爭」的生活。「我心裡想,『我回國之後要把這一切簡化,並制定一個真正改變生活的計畫。』」

他確實照此執行了。他也知道要去哪裡實現這個夢想。

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曾在埃里克森(Erickson)——克雷斯頓以東的小社區——買了一片果園,那對他來說就像天堂。「我一直記得克雷斯頓這個地方。」他說,「如果我將來有點錢,這就是我想落腳的地方。」

回到加拿大後,奧貝拉克清空資產,賣掉所有玩具——三輛雪地摩托車、一艘Zodiac橡皮艇和一輛哈雷摩托車,開始尋找土地。

「我不是衝動行事。我研究了地圖,四處開車,住在鎮上的汽車旅館裡。」他說。他表示,周邊森林必須是雪松林,因為那是最耐水的木材。

有些工作他打算自己動手做,有些必須僱人來做。首先,他需要請專業人士鋸木、鋪設砂石路。而那片未經開發的「叢林」——他可以靠手動或機械開路。

「那時真是太原始了。」他說,「我有一輛四輪摩托車、一個拖車、一把割草機,我得靠自己砍出一條進入叢林的路。蟲子實在太多,天氣熱得嚇人。」

「遠離塵世」生活 成果豐碩

在開路過程中,奧貝拉克發現了超出預期的東西——戰爭時期的遺物。他了解到這片土地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軍人的康復殖民地。

「發現1930年代的鼻煙罐和瓶子那些東西,真的很有意思。」他說,「這完全把我吸引住了。」

幾年後,他的雪松木屋驕傲矗立,第二年還添建了車棚。最初他靠運水維生,後來開始在地下蒐集雨水。剛開始時,他用廉價柴油發電機供電,而現在則依賴獨立的太陽能電池板來維持屋內照明與設備運行。木柴供暖,這也是他不停鋸木、運送枯木的原因。

遠離塵世的生活十分艱辛。「你得不斷管理電力系統、電池組,要經常檢查它們。」他說,採訪當天正值一波寒潮,他整夜三次去檢查用木柴供暖的車庫。

奧貝拉克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庫特尼的雪松木屋。奧貝拉克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庫特尼的雪松木屋。(Doug Oberacher提供)
貝拉克木屋的內部與電力系統。貝拉克木屋的內部與電力系統。(Doug Oberacher提供)

「你必須小心,別讓電池凍壞,否則維修費用非常昂貴。電池一凍壞,房子也可能結冰,水管也會凍裂,一切都完了。」

鄰居們偶爾會提供幫助,比如提供金屬加工或養殖散養雞,而友好的以物易物能助一臂之力。

儘管這項生活勞心勞力,奧貝拉克堅持一件事:他絕不願像某些「遠離塵世」生活者那樣,用蠟燭照明、沒有暖氣。

「要做就一次做好。」他說。

他請電工為木屋布線,安裝了管道和電暖器(儘管他不使用電暖器),因為他考慮到將來可能會出售房屋,有人可能會希望重新接入電網。

奧貝拉克的家園如此成功,甚至吸引了他現在的女友香特爾(Chantel)。他幾年前在克雷斯頓認識了她,她現在也與他同住。「她是新手。」他說,「但學得很快。」

他們的「遠離塵世」的生活富有成果。

受到父親在埃里克森果園的啟發,奧貝拉克在自家種植有機果樹——桃子、櫻桃、油桃、多個蘋果品種、梨樹以及種類繁多的有機蔬菜。酷熱的庫特尼夏季保證了各類水果的豐收,每當收成過剩,奧貝拉克便聯繫當地人,邀請他們共享果實盛宴。

奧貝拉克在他「遠離塵世」的家園工作情景。奧貝拉克在他「遠離塵世」的家園工作情景。(Doug Oberacher提供)
奧貝拉克家園自產的蔬果。奧貝拉克家園自產的蔬果。(Doug Oberacher提供)

「我在Facebook上發廣告。」他說,「『有機水果,歡迎自取。』那棵樹當晚就會被採光。我一般特別寫明歡迎年輕家庭帶孩子來體驗。」

原文:Ex-Pipeline Engineer Ditches City Life For Off-Grid Cabin in BC’s Kootenay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延伸閱讀
偽「奇摩購物」App 詐750萬26人受害
2025年08月15日 | 1個月前
小松菜盆栽 好種易活無農藥
2025年06月17日 | 3個月前
水下生活120天!破世界紀錄
2025年02月03日 | 7個月前
長鑫存儲猛挖角 韓籍工程師占35%
2025年01月13日 | 8個月前
川普發聲挺技術移民簽證
2024年12月30日 | 8個月前
像小行星又像彗星 謎樣天體暗彗星
2024年12月12日 | 9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