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語】我以為你懂

 (名日文化提供)
(名日文化提供)

文/劉胤含(諮商心理師)

每次談完伴侶的個案,心裡總會浮現一個深刻的感受:其實,雙方都曾努力,也都真心為彼此著想,付出過關愛與心力。那麼,為什麼最終卻常常走向受傷、誤解,甚至相互指責?

原因之一是,我們常會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對方的行為。

如果沒有透過真誠、深入的溝通來釐清彼此的想法,我們就容易困在自己的假設裡。那些假設,往往只是我們以為的「對方的意思」,卻未必真的是對方內心真正的感受。

每個人的個性,以及原生家庭的經驗,都會影響我們處理衝突的方式。例如,一個從小常看到父母爭吵、因此感到不安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傾向逃避衝突,因為他認為衝突就等於情緒失控與關係破裂。而在溝通較為開放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則可能習慣坦率表達情緒,也相信溝通能帶來理解和修復。

當伴侶之間面對衝突時,若一方選擇逃避,而另一方渴望對話,這樣的不對等容易讓雙方感到更加無力。雖然表面上衝突過去了,但情緒卻仍悄悄累積,慢慢形成無法言說的心結。這些心結的底層,藏著許多未被看見的傷。表面上看來是生氣或冷淡,實際上可能是「我覺得自己不被在乎」、「我好像被拒絕了」、「我是否不被接納」的痛。

生活本已忙碌,要騰出心力好好說話、好好聽彼此說話,其實並不容易。我們有時也會擔心,溝通會不會反而引發更大的爭吵?但事實上,那些沒有說出口的傷,往往才是最需要被聽見的。

請不要低估溝通的力量。

畢竟,我們沒有人天生懂得讀心。只有透過說出來、聽進去,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彼此。你心裡為對方設想的那些好意,如果沒有說出口,對方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而對方語氣中透露的急促與激動,也許只是因為太害怕失去你;那些沉默中藏著的委屈,也可能只是等待一個願意理解的耳朵。

如果你們發現彼此總是溝通不順、越說越遠,也別忘了,還有伴侶諮商可以協助你們走出困境。愛不是靠忍耐就能維持,而是需要靠理解與連結,才能一起走得更遠。

願我們都能在愛裡靠近彼此,不只是有心,更是用心理解。

——轉載自「名日文化」◇
延伸閱讀
中國大減產、多晶矽價格反彈27%
2025年08月06日 | 1個月前
前外長:台從不會對美兩黨押寶
2025年08月06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