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面國安滲透 陸委會:習思想入課、高中生須參觀紅色景點
香港主權移交中共7月1日屆滿28週年,《港版國安法》施行滿五年,陸委會6月30日公布「香港移交28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國安管控無孔不入,自由與社會空間日漸萎縮。港府不僅將「習近平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納入中學課程,更規定高中生須赴中國參觀紅色景點。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國安體制持續擴張滲透,港府首次將「習近平思想」列為中學「公民、經濟與社會科」的核心內容,高中生則被要求三年內至少參與一次中國考察團,行程包括「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等紅色景點,以「培養愛國情操」。據統計,截至2025年5月,已有逾13萬名學生、1.5萬名教師參與相關行程。
在教育體系中,香港教育局要求各級學校全面審查所有校外合作機構及其人員背景,確保無涉「反中亂港」紀錄;圖書館亦被要求移除「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館藏書籍。報告指出,這種全方位審查與文化清理,已讓學術自由與思想開放空間受到明顯壓縮。
國安紅線不僅限縮教育,亦廣泛延伸至香港各行各業。報告指出,自《港版國安法》上路後,國安條款已滲入集會遊行、工會組織、社工、教師、公務員任用、場地租借、電影審批、圖書資料管理、公共採購合約等領域。2025年更擴大至全港餐飲、娛樂、休閒與殯葬等產業,持牌人、董事、僱員、代理與承辦人若被認定有「危害國安」或「冒犯香港公眾利益」行為,將面臨吊銷或拒發牌照。
報告亦詳列過去一年香港藝文創作自由受壓實例,包括前區議員陳劍琴因涉國安法遭拘捕,雖獲保釋仍被迫退出舞台劇演出;香港舞台劇獎因邀請漫畫家尊子與前港台記者蔡玉玲,連續兩年遭港府取消資助;獨立書店不僅被拒絕參展,舉辦活動時參加者更遭警方截查。
藝文審查更擴及影像與遊戲。短片《星星之火.不可燎原》因主角為前記協主席陳朗昇而遭港府警告,被迫放棄海外放映;設置於文化中心外、由台灣藝術家朱銘創作的雕塑,因人物身穿黃色雨衣、手持黃傘,也遭以「展出多年」為由移除。台灣團隊開發的手遊《逆統戰:烽火》則因遭控宣揚台獨與港獨,被全面下架禁止。
報告同時警示新聞自由持續惡化。據香港記者協會指出,至少8家媒體與20位記者及其親屬遭稅務機關追查舊案,另有外國記者遭拒入境。記協調查顯示,從業人員對新聞自由評分僅25分,創下2013年調查以來新低;外國記者會調查則顯示約65%記者坦言撰稿時會自我審查。
國際觀察亦有共鳴。無國界記者組織2025年公布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下滑至第140名,首次落入「狀況惡劣」紅色區域,與中國(178名)與北韓(179名)相近。
報告也指出,國安壓力造成香港社會流動性受限。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6月民調,66.3%受訪者認為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比10年前更差,46.4%對未來10年持悲觀態度。另根據牛津大學與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香港在全球147國中僅排名第88位,已連續4年下跌,創下自2012年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