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開創者 新發現:可能是古羅馬人

羅馬帝國的版圖。鼎盛時期,羅馬人的統治擴張到幾乎整個歐洲和地中海沿岸。(Filippo Monteforte/AFP)
羅馬帝國的版圖。鼎盛時期,羅馬人的統治擴張到幾乎整個歐洲和地中海沿岸。(Filippo Monteforte/AFP)

文/記者吳瑞昌

現代連鎖速食店賣的炸雞,外皮酥脆、雞肉鮮嫩多汁,堪稱是當代的代表性菜餚之一。不過,最新考古研究發現,2千年前的羅馬人可能才是速食快餐店的開創者,他們將小禽類畫眉鳥拍扁、油炸,製成快捷且便宜的街頭小吃。

快餐店賣炸雞深受現代人喜愛。最新考古研究發現,2千年前羅馬人可能是速食快餐店的開創者。(Shutterstock)快餐店賣炸雞深受現代人喜愛。最新考古研究發現,2千年前羅馬人可能是速食快餐店的開創者。(Shutterstock)

雖然羅馬飲食以穀物和豆類為核心,但考古學家發現羅馬飲食十分多樣,包括食品攤販出售肉類、魚類、起司、橄欖油、異國香料甚至熟食。這種多樣性與羅馬繁榮的經濟活動息息相關。

考古學家還發現,鳥類在羅馬的飲食文化中象徵經濟、烹飪與階級地位,不過,關於畫眉鳥等小型雀鳥的用途一直存在歧異。文獻記載顯示,畫眉鳥既是寵物,也是上流社會經常享用的「美食佳餚」,但牠在平民中的地位與用途,仍有許多地方需要考究。

西班牙埃斯波爾萊斯地中海高等研究院(UIB-CSIC)生態與演化系考古團隊,在西班牙馬約卡島(Mallorca)北部城市波倫提亞(Pollentia),展開古羅馬相關的考古研究。該地區曾經是古羅馬最活躍的港口之一,於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3世紀之間達到最大擴張,占地達20公頃。

古羅馬肯德基 炸雞食材是?

考古過程中,發現一間類似於「肯德基」的快餐店,並透過附近深坑遺留的骨頭,了解羅馬時期人們的飲食習慣,確認畫眉鳥被當作為類似「炸雞」的平民小吃。這項成果打破傳統考古認知,已發表於《國際骨考古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

考古團隊發現的快餐店稱「塔貝納」(tabernae),即福利社或商店的一種,常為下層階級光顧。塔貝納外觀是小木屋,業主會透過小窗口出售廉價食物。不過,快餐店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也變得日漸奢華,除了麵包、葡萄酒、肉類等物品,還提供珠寶與服飾等。

該快餐店遺址的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約2,000年~2,100年前),地下設有排水系統,附近還配備一個直徑1.2公尺、深度達3.9公尺的垃圾坑。

考古人員在垃圾坑底部發現灰色淤泥、木炭和沙子層,散布著大量與生活相關的垃圾和食物殘渣。考古過程中,他們發掘了至少3,963具動物遺骸,並推測垃圾坑使用達40年左右。

這些遺骸分析顯示,食用動物是以豬(1,151具)、兔子(853具)為主,也有綿羊或山羊(218具)和牛(104具)。他們還在遺骸堆中,發現165具畫眉鳥、126具家雞、7具鴿子、678條魚及642個海洋貝殼等生物殘骸。

他們對深坑中的禽類骨頭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禽類骨頭被壓碎,但無切割或燒傷痕跡,顯示它們未經烘烤或煮沸,而是經過快速油炸。只要顧客上門購買食用後,會將骨頭丟棄至垃圾坑。

圖為義大利赫庫蘭尼姆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快餐店。(Dave & Margie Hill/Kleerup /CC BY 2.0 DEED)圖為義大利赫庫蘭尼姆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快餐店。(Dave & Margie Hill/Kleerup /CC BY 2.0 DEED)

街頭小吃畫眉鳥 刷新考古認知

考古團隊指出,與其他牲畜相比,禽類在羅馬飲食中占比較少,而過去認為畫眉鳥僅供羅馬「精英階層」(貴族、富裕階層)享用,這次考古發現卻顯示,畫眉鳥在商業環境中被加工和銷售,成為平民的街頭小吃,刷新了考古學界的認知。

地中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亞歷杭德羅‧巴倫蘇埃拉(Alejandro Valenzuela)對此表示,「研究顯示,畫眉鳥在古羅馬城市地區十分常見,人們經常買賣和食用。這打破了書面資料記載與觀念,認為畫眉鳥是精英宴會上獨有的奢侈食物。」

巴倫蘇埃拉接著說,「古典文獻常將畫眉鳥描述為精英宴會的佳餚,通常採用精湛的烹飪技術烹製而成。實際上,垃圾坑的畫眉鳥骸骨顯示,它們在商業環境中經常被加工和銷售,供各階層食用,就像街頭小吃一樣。」

他解釋,這種方法在古典和中世紀的資料中都有記載,只需要「簡單的屠宰即可快速上菜」,「這項研究不僅重新評估畫眉鳥在羅馬飲食習慣中的作用,還強調了街頭食品經濟在古代城市中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6月全國稅收年減5成 證交稅連4黑
2025年07月10日 | 4天前
丹娜絲重創南部 農損23億
2025年07月10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