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兒園連3年減少 多地轉型老幼共托

中國現有不少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或改為「老幼共托」模式。示意圖。(WANG Zhao/AFP)
中國現有不少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或改為「老幼共托」模式。示意圖。(WANG Zhao/AFP)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因出生人口變化,中國多間幼兒園面臨招生困境,中國幼兒園數量連3年減少。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現有不少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或改為「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提供居民養老、幼兒托育服務。

幼兒園數量連續3年減少,據中央社引述《第一財經》、《光明日報》等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較前一年減少5,600多所、減少1.4萬所、減少2萬多所;到了2024年,中國幼兒園有25.33萬所,共有3,583.99萬幼兒就讀,就讀人數也比上一年減少約500多萬人。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出生人口數為1,062萬人,2022年、2023年分別降至956萬人、902萬人,到2024年回升到954萬人;但許多幼兒園仍面臨招生困難,目前中國有多所幼兒園在探索「老幼共托」的模式,或將幼兒園改成養老院。

數據顯示,2024年底,中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人,占總人口的22%。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億人,占總人口的15.6%。

浙江金華一家設立25年的老牌幼兒園,2022年幼兒園報名人數驟降,再加上附近缺乏提供給老年人的康養機構,遂在2023年將幼兒園改造成養老院。此外,也有社區打造驛站提供「老幼共托」服務。溫州一地也出現「老幼融合園」,一方面提供長者營養膳食、健康管理等服務,同時也規劃托幼區域,針對嬰幼兒提供專業托育照護、早期潛能開發等指導服務。

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有一間新北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於2024年7月正式營運,為北京市首個社區普惠型養老育幼一體化試點。住在北京、74歲的直先生每天早上都會帶外孫到附近的驛站。他表示,過去驛站只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講座等活動,如今也設立兒童活動空間,「再加上專業的照護老師,別提多省心了。」

報導指出,目前在北京、重慶、廣東等地都有「老幼共托」服務空間。有關專家表示,目前養老服務主要由民政部門負責,托育服務則主要由衛健部門負責,仍需探索如何加強協調,以確保資源合理配置。◇

延伸閱讀
中國多省電價暴跌 專家析4大主因
2025年06月10日 | 21天前
中共沒錢?擬將低收入者納社保
2025年06月10日 | 21天前
規模最大!中國爆40億筆個資外洩
2025年06月09日 | 2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