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禁地到自由之島 紐約港守衛者:總督島

微風撲面而來,伴隨著陽光雨露,紐約迎來了充滿綠意的美好時光。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之間的海面上,有一座守望著紐約港超過四百年的小島——總督島(Governors Island)。
每年夏季至秋季,紐約總督島都熱鬧非凡,從5月中旬到10月島上的週末都有豐富的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此齊聚一堂,共襄藝術盛宴。然而,這座小島一度是軍事基地,後演變為美國陸軍監獄,對民眾而言是禁地。2001年,總督島國家紀念區(Governors Island National Monument)成立後,才逐漸將小島開放,揭開其神祕面紗。
保衛紐約的軍事要塞總督島的歷史久遠,被不同的民族青睞有加。歷史最早可追溯至美洲原住民雷納佩族(Lenape)。在1620年代,荷蘭殖民者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豐富自然資源,於此建立了航海據點,1674年,英國取得紐約控制權,注意到此地港口的戰略潛力,並將此島指定為殖民地總督的專用地,總督島之名由此而來。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島上曾架設大砲對抗英軍,是布魯克林戰役的起點之一。其後,美國政府為防禦海岸,在此興建一系列堡壘,包括建於1790年代的傑伊堡(Fort Jay)和始建於1807年的威廉姆斯堡(Castle Williams),後者以圓形紅砂岩結構在當時堪稱防禦工程的先鋒。
在威廉姆斯堡的外牆上密集分布著用於開砲的孔洞,後來演變成監獄的狹小窗口。傑伊堡是一座五稜堡,由高牆、深壕與巨砲構成,如今仍能夠見到大砲古蹟。
隨著軍事科技發展,堡壘逐漸失去原本用途,但總督島仍持續發揮軍事功能。自19世紀末起,成為美國陸軍東部總部,並在二戰時期作為部署前哨,士兵自此出發前往墨西哥、歐洲諸戰場。美國內戰期間,大批南方聯盟戰俘被關押在威廉堡;到了20世紀,該堡成為美國陸軍監獄系統的一部分,繼續收容犯人。冷戰期間,島上更成為海岸警衛隊的全國最大基地,直到1996年方才功成身退,歸還民用。
島上兩大歷史堡壘如今被列為國家紀念地標,是總督島國家紀念區的一部分,成為遊人回望歷史、認識國防遺產的重要場域。
筆者初次蒞臨總督島,就驚喜的發現,這裡是欣賞紐約地標——自由女神的絕佳瞭望點,尤其是夕陽西下之際,沿著小島漫步,感受那自由之風吹拂。
從歷史堡壘到自由廣場,從禁地到樂土,總督島見證了紐約歷史的重要時刻,也提供了現代人反思、休憩與重新連結的空間。
在歷史建築裡遇見藝術今年7月19日至8月24日,一場由臺裔藝術家莊慧敏主辦的個展「You’re welcome too」於Colonels Row 403號歷史建築登場,展出超過20幅作品。展覽由ArtCrawl Harlem提供場地,主題圍繞「無界限的分享與共感」,帶領觀者穿梭她旅居各國的生命風景,也回溯了母親與她的深刻情感連結。
這座展覽場地本身也別具歷史意義。1988年12月,當時美國總統里根與蘇聯領袖戈巴契夫曾於總督島會晤,這場美蘇領袖高峰會也間接地促成了隔年柏林牆倒塌,象徵冷戰時期兩大強權從對峙走向和解。
莊慧敏的畫作與這棟曾承載國際外交的建築產生奇妙呼應,她作為首位臺裔藝術家進駐非裔藝術空間,而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又是國與國之間的歷史橋梁,在總督島交錯對話,格外動人。
如何前往總督島?只需15分鐘的船程,就能夠從紐約市區踏上這座有著深厚歷史的美麗小島,並可參與精采紛呈的總督島活動。
路線一:曼哈頓下城南街10號砲臺海事大樓(Battery Maritime Building)
船期:上午7點至下午6點
注:由總督島信託基金運營的成人往返船票費用為5美元,需在曼哈頓登船前購買。持有紐約市身分證(IDNYC)、65歲以上長者、12歲以下兒童、紐約市政府樓(NYCHA)住戶及現役軍人等,需在網上預約購票,可免費搭乘渡輪。此外,每逢週末早上7時至10時30分間的早船班,對所有乘客免費開放。
路線二:布魯克林
船期:每週六、週日和假日(平日無船期)
注:由總督島信託基金運營的季節性渡輪於2025年5月24日至9月14日
從布魯克林的兩個地點出發:Pier 6 in Brooklyn Bridge Park和Red Hook/Atlantic Basin。
路線三:華爾街/11號碼頭(Wall Street / Pier 11)
船期:上午10點至下午5點30分
注:在夏季的週末與假日期間,紐約市渡輪(NYC Ferry)提供免費直達總督島的接駁船服務。請注意,總督島接駁船採「先到先上」原則,最後一班船預計於下午5點30分離港。若當日人數眾多無法搭上末班接駁船,乘客仍可轉乘由總督島信託基金會提供的替代渡輪返回市區,確保每位旅客皆能順利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