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壽皇帝的養生祕訣 每日揉耳3分鐘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他的養生習慣之一是揉耳朵。為何揉耳朵可養生?中醫師吳宏乾表示,耳朵是「諸脈之所宗」,全身能量通道與耳朵相連,按摩耳朵就等於按摩了全身的經脈,每日3~5分鐘揉耳朵,可調養內臟、暢通全身能量,快來學正確揉耳方法吧!
宜陞中醫診所院長吳宏乾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表示,耳朵的外觀形狀就像一個倒置的胎兒,也可以視作人體的縮影。按摩耳朵對應身體各部位,氣血循環變好,免疫力也會提高。
|耳朵對應身體各部位|
●頭面部→耳垂
●胸腔→耳甲腔
●腹腔→耳甲艇
●骨盆腔→三角窩
●脊椎→對耳輪
●手→耳輪、對耳輪之間的耳舟
●腳→對耳輪的上腳和下腳位置
|耳朵反映疾病徵兆|
由於耳朵與全身器官緊密相連,因此觀察耳朵可了解人體健康狀況。以下舉例:
【耳鳴溝】耳朵退化或耳鳴的人耳垂下方有一條橫線,稱為耳鳴溝。【降壓溝】
耳背一條溝稱為降壓溝。高血壓患者通常在降壓溝位置會顯示出兩、三條黑色血管。按降壓溝可治療高血壓,而觀察降壓溝的血管顏色能及早發現高血壓。
【心律不整溝】
耳垂處有一條接近垂直的皺褶,稱為心律不整溝,也稱為冠心溝、緊張溝、壓力溝。長期處於壓力下或患有心律不整、心臟病的人,通常會看到這條皺褶。【腰椎】
耳朵上對應的腰椎區域位於耳廓中上部。腰椎有傷的人,這一區域會有黑斑且凹凸不平。
|耳穴治療日常雜症|
【失眠】
治療失眠可按摩耳朵上的肝區、心區、耳神門穴,它們分別位於耳甲艇、耳甲腔、三角窩。
德國一項臨床試驗發現,有失眠症狀的乳癌患者在接受耳針治療5週後,失眠、焦慮和疲勞顯著改善,而且效果持續4個月以上。
吳宏乾提醒,用耳針刺激耳穴應由醫師或針灸師操作。日常加強保健效果,可將王不留行籽貼在安眠穴位上,睡前輕輕按摩。王不留行籽是一種石竹科植物的種子,大小適中,對皮膚沒有刺激性,適合用來按摩耳穴。
【減肥】
可選擇飢點、渴點來抑制食慾。肺點是迷走神經分布在耳朵的區域,可以抑制上癮的感覺。神門有安定心神與處理情緒問題的效果。在按摩上述主要穴位的同時,搭配臀區、腰區,會有更顯著的功效。吳宏乾指出,按摩耳朵來抑制食慾,簡單的做法是將食指放到耳朵裡,將耳屏推出來,用大拇指來回揉搓,就可以按摩到飢點、渴點。
【痛經】
中醫認為,肝經絡循行路線會經過生殖系統。按摩耳穴肝區,可作為日常保養,也可緩解痛經,效果顯著。
「揉耳手法」保養五臟六腑
● 前、後:先搓暖雙手,然後用手掌貼在耳朵前部,由前向後溫暖耳朵,再將耳朵由後往前摺疊。
● 滑:輕輕從耳朵上方滑動到下方,用整個手掌蓋住耳朵,然後慢慢滑下來。
● 揉:這是吳宏乾最推薦的方法。用食指、拇指,或中指、拇指夾住耳朵,輕輕的揉。
● 拉:可輕輕拉耳朵,但不要太用力拉,以免拉傷。
● 凹:揉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窩這些凹陷的位置。
● 凸:按摩耳垂、對耳輪、耳珠這些凸起的位置。
● 背:按摩耳背的位置。
吳宏乾認為,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食指或拇指輕輕揉整個耳朵,早晚各揉3~5分鐘。按摩耳朵後,耳朵會熱熱的,有種想睡覺的感覺,因為耳朵上有一些安眠穴位,尤其適合睡前進行。
他說:「大家千萬記住不要用力戳、不要用力拉,你要把耳朵當作你心愛的寵物一樣,輕輕揉它,好好愛惜它。」
他提醒,耳朵受傷可能引起細菌感染,讓附近淋巴結腫大,甚至影響整個頭部,耳朵對應內臟,一旦受傷,也會令內臟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