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歧視 負面用語為正面6倍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呼籲,應該從言語中翻轉對老年的歧視。圖為台北市日照中心長輩。(中央社檔案照片)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呼籲,應該從言語中翻轉對老年的歧視。圖為台北市日照中心長輩。(中央社檔案照片)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社福團體近日發布未來共好報告書。據英美研究,媒體對老年的負面描述為正面描述的6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表示,有害語言及年齡標籤正在扼殺友善社會,應該從言語中翻轉歧視,降低世代隔閡對立的風險。

弘道的未來共好報告書從「健康老化」、「優質照顧」、「經濟安全」、「自我實現」、「友善環境」、「人才育成」等六大服務行動面向,提出對超高齡社會未來共好的方向與行動。調查報告顯示,「健康老化」面臨的隱形殺手為營養不良,以及極端氣候與天災人禍。據行政院人口統計資料推估,65歲以上人口的死亡率,2014年為每百萬人13.43人,2024年卻上升至16.5人。

弘道執行長李若綺表示,現今醫療科技發達,應該可以讓人活得更久,但讓人驚訝的是65歲以上人口的死亡率竟然不降反升。據2024年弘道高齡餐食調查報告,超過八成高齡者自覺平常飲食的營養均衡,但僅有6%符合國建署建議的每日健康營養攝取量,加上獨居人口攀升,許多高齡長者因為備餐不便及疾病等因素,就算三餐正常進食,仍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

李若綺建議,未來可以加強高齡者的營養意識、降低獨食風險,並提供個性化飲食建議與健康評估,設計便捷的營養配餐服務,促進高齡者的飲食健康。

另外,全球普遍存在年齡歧視情況。據英美研究,媒體對老年的負面描述為正面的6倍。李若綺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刻板印象會透過語言呈現,語言、文字的表達會顯示自己在想什麼、說什麼。她以「台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為例,句中表達「人口老化」是亟待解決、棘手的「問題」,但若能翻轉言語,傳達這只是「議題」, 也許能夠有不同的可能性。

李若綺說,有害、歧視語言會造成世代隔閡。據美國研究顯示,年齡歧視對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有害,特別是心理健康。她認為,應從言語方面翻轉對長者的歧視,以建立高齡友善的社會。◇

延伸閱讀
按3穴+飲2茶 守護媽咪健康的養生法
2025年04月30日 | 3個月前
充電設定上限 延長iPhone電池壽命
2025年04月14日 | 4個月前
提升精氣神 正向狀態讓成績更好!
2025年05月04日 | 3個月前
懷孕8週出血 罕見子宮頸外孕
2025年03月04日 | 5個月前
【一簞食】母親節草莓蛋糕
2025年05月05日 | 3個月前
【無魚坊的攝影心視界】綠翅短腳鵯
2025年04月14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