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小百科】淺談壁畫

壁畫是繪畫在岩壁、建築物牆面,或天棚上的圖畫之通稱,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繪畫形式之一。
壁畫主要可分為:
一、古早的壁畫,如法國或西班牙山洞中發現的,也稱洞窟繪畫(Cave Painting)。
二、建築壁面裝飾,和室內美化的壁畫(Mural),為各類壁面裝飾的泛稱。
三、建築空間、戶外廣告如果是繪畫製作的,也是壁畫(Wall-Painting,Or Mural)。
四、彩磚畫也是壁畫的一種,又稱為鑲嵌畫(Mosaic)。但是,以上的壁畫種類不能和溼壁畫(Fresco)一詞混用。
五、溼壁畫(Fresco,義大利文的原意是「新鮮」):是一種非常耐久的壁畫。
通常是先以石灰泥在牆壁或天花板上打底,再將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製成水性顏料,然後將顏料塗在剛抹在牆壁表面的溼灰泥上。
必須在牆壁潮溼的時候,把要畫的部分整個畫好,待灰泥乾燥凝固之後,這部分的畫便保存於牆壁表面,但是完成之後就很難改動了。所以一般都先在硬紙板上打好底稿,然後造型準確的謄在牆上,每次只能一次性快速完成一天的面積分量。
在拉斐爾之前,溼壁畫的技法即已完備。
六、乾壁畫(Fresco secco):達文西在創作《最後的晚餐》時,就想改良溼壁畫的配方和技術,把顏料畫在乾灰泥上,結果有顏料易於剝損的缺點。
創作壁畫時,要考慮牆壁的結構,配合建築整體的空間效果。不同種類的繪畫,所採取的具體步驟,因材料而異,也是不同的。
壁畫不像其他繪畫作品能裱框、收藏,年代久遠的壁畫容易受損,所以壁畫的古跡維修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