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消費降級 五一「窮遊」亂象頻出

中共官媒大肆宣傳中國人「五一」爆發式出遊,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各地景區因遊客爆滿管理混亂,引發民怨,遊客高呼「退票」。還有博主分析,出遊人消費也降級了,現在滿大街的都是窮遊的。
多地網傳影片顯示,張家界、清遠、佛山、河南、上海等景點紛傳「退票潮」。地鐵與熱門景點人滿為患,擁擠不堪。5月2日,在河南豫西大峽谷退票現場,遊客抱怨說,「沒那麼多船就別賣那麼多票,大老遠的過來再讓退票。」有排退票遊客說,「4個小時了,還在排(退票)。」
「五一」處處是「坑」
「五一」假期的景點不僅人滿為患,也處處藏「坑」。不少遊客抱怨被當地餐飲、停車、住宿設施漲價宰客(亂抬價坑錢)。一位女士在影片中說,「北海,兩個蟹,一個魚,一個螺,一個萵筍,兩個生蠔,兩個鮑魚,1,578元(人民幣,下同)。你們來北海一定要看清楚(這家餐飲店)。」一位男士在影片中抱怨,「你連拉個屎都要收2塊錢,廁所門口還寫著禁止住宿。」還有網民爆料,開車進停車場,收費的牌子是白板,等過來取車,白板卻翻過來了,上面寫停車3塊錢,不給錢不讓走。
此外,洛陽重渡溝旅客說,從大門到旅館僅3公里的路程竟花了近三小時,「車堵得像一團粥。這個旅遊體驗糟糕透了,什麼時候能把人當人?」5月1日也傳出多起意外,包括南寧動物園黑猩猩砸傷人、貴州瀑布路段山崩砸毀私家車,以及泰山體驗夜爬遇暴雨,遊客擠滿山路甚至擠入公廁避寒。
消費降級下的「窮遊」
近年中國經濟不斷下滑,造成失業率高、收入降低,「窮遊」成為五一假期的一大現象。不少年輕人邊旅行邊擺攤賺旅費,來賺取旅遊費用。民眾為了家庭團聚與短暫放鬆,即使財務拮据也選擇出遊。
一位博主分析,出遊的人本身也消費降級了。原本出國的人改去三亞,原本長途旅遊的人選擇去周邊景點,原本三、五天的旅行壓縮成週末短遊。現在滿大街的都是窮遊的,人均消費特別低。知名景區如大唐不夜城、北京、杭州等地,如今多成為「散步景點」,大多數支出都集中在門票與差旅費上,真正流入商家口袋的錢極少。
「窮鬼超市」奧樂齊火爆
在物價飛漲、民眾消費降級下,被稱為「窮鬼超市」的德國折扣超市奧樂齊(ALDI)在中國爆紅,成為消費者五一搶購熱點。5月2日,「五一最火窮鬼超市被3萬人搬空貨架」的話題登上熱搜。
奧樂齊以3.9元衛生棉、8.9元牛奶、9.9元白酒等低價商品,吸引上海與蘇州民眾排隊搶購潮。無錫一店開業不到半小時便貨架清空,9.9元瑞士捲在37分鐘內售罄,進口香蕉更創下單日銷售1.2萬斤紀錄。
許多白領轉向此類低價商品應對經濟壓力,有人以21.7元採購日常所需。這些現象反映出中國中產階級的焦慮與節衣縮食的現實。據媒體報導,今年3月分,貴州永輝超市等中大型超市接連關閉門市,一個月就倒了8家,即便基層需求旺盛,實體零售仍難敵消費寒潮。奧樂齊的爆紅,不僅是一次搶購風潮,更撕開中國經濟困境下的消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