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辦藍不辦綠?石明謹:關鍵是筆跡鑑定
多件立委罷免案頻傳死亡連署、冒名連署,各地檢署近日陸續發動搜索偵辦,卻遭質疑「辦藍不辦綠」。前警員、知名足球球評石明謹認為,關鍵在於筆跡的鑑定技術,而「樣本數」是可信度的關鍵,偽造1份連署書與100份都是犯罪,但偽造上百份被查獲的機會大很多。
石明謹表示,不論是否「抄名冊」,連署書上都必須有人簽名,而關鍵在於書寫習慣,包括下筆力道、轉折角度、筆劃分布與速度等,即使外型模仿得像,只要分析書寫特徵,仍可識破偽造。
「可以拿來做筆跡鑑定的書寫習慣有幾十種」,石明謹說,就算故意寫成不一樣的字體,仍可透過多個不同的書寫習慣,交叉分析出是不是同一個人所書寫,
石明謹舉例,過去最常見的是右撇子故意用左手寫字,寫得很潦草,跟右手的字大不相同,連自己都認不出來,但透過鑑定依舊可以辨識出來。
不過,他也提醒,光靠一兩個字體,沒辦法完整分析出一個人的習慣,一般需要20個以上的樣本,且越多越好,因為數量越多,發現的習慣類型就越多,可以交叉參考的關鍵就越多,鑑定的可信度也就越高。
此外,「證偽比證實容易」。石明謹說明,偽造1份連署書,有機會被抓到是假的,但很難知道犯嫌是誰;若100份死亡連署簽名都有同一人的書寫習慣,說服檢察官、法官的機會就更高,證偽也會變成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