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產兒捐腎 醫師:非常非常恐怖

台灣歌手TANK在中國接受「心肝同期聯合移植」,被中國媒體高調宣傳,供體來源引起各界關注。有多位醫師針對一篇中國早產兒捐腎給成人的論文提出多項質疑,醫師陳志金表示,尤其是捐給未洗過腎的年輕患者,在台灣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論文中的2名捐腎者,皆為約29週的早產兒,都不是「腦死」後的捐贈,而是在「撤除維生」造成「心跳停止」後的捐贈,論文提及父母在嬰兒出生2到3天就「接受」撤除維生。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論文中的2名受贈者分別是「沒接受過洗腎」的34歲女性、洗腎6年的25歲女性。陳志金說,這對台灣的醫療來說,是「非常無法想像」的事,沒有洗過甚或僅洗腎6年,就能排到換腎,是中國等待換腎的人太少?還是腎臟來源很多?
可能是嬰兒健康時摘除腎臟
台大新生兒科醫師陳倩儀則指出,根據論文中給出第一例早產兒的Apgar score(新生兒評估分數)及曾發生胎兒窘迫情況顯示,此案例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缺氧,器官應該無法維持正常狀態;再加上移除維生設備15分鐘之後,心跳中止,5分鐘後宣布死亡,腎臟早就已經沒有功能,且腎臟因早產不成熟,腎元數少,正常情況根本無法再使用。
陳倩儀也質疑,論文中提到家屬在第二天接受移除維生設備並捐贈腎臟,卻未提何時抽了寶寶的血做配對,且配對時通常需要抽血至少3至5c.c.,與基因相關的血有時會被要求抽10c.c.,但1.07公斤的早產兒全身血量預估僅85c.c.,配對抽血恐流失10%的血液,何況早產出生後低血壓的寶寶,本身就要做各種血液檢驗來評估狀況。
陳志金認為,依據陳倩儀醫師的分析,「早產兒沒救,但腎臟卻可以使用」的情況極度不可能存在,除非是在早產兒健康時摘除腎臟,否則就是論文造假,也有國外學者投書認為第一例女嬰根本就不是命危。其次,早產兒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血,能允許在出生後做配對,恐怕是在出生前就事先完成配對了。
騙不了照顧過早產兒的醫師
台灣網紅醫師「白袍旅人」楊為傑在臉書發文表示,他親身照顧過不少早產兒。當看到這種把早產兒腎臟摘掉的事情,覺得極為驚恐。他指出,雖然論文「聲稱」是在孩子「死亡」後,得到父母「允許」,「才」摘取器官進行移植,「但這騙不了我們這些在臨床照顧過早產兒的醫師。」
楊為傑分析,在台灣,這樣的孩子90%以上是可以平安順利回家的。「即便發生不幸的狀況,我們一定是救到底。」如果「真的是」「救到底」才死亡,那他的腎臟幾乎不可能成功移植給別人(在拚命拯救,卻救不回來的狀況下,腎臟一定是損壞到不太可能移植給別人)。所以該早產兒,極有可能是在「循環得以保存的狀況下,被摘取腎臟」。這非常、非常的恐怖。
有很多網友在楊為傑的臉書發文留言,其中有網友提到,「真的!(我)在小兒加護病房上班超過10年,29週真的有非常強韌的生命力。看了非常難過。」、「我女兒是28週出生早產兒,現在是個健康平安長大的10歲孩子,看到這個心裡真的非常難受。」、「這是客製化的腎臟。」、「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在沒有醫學倫理的國家,極其可怕的事!」
此外,陳志金也強調,有些討論故意混淆視聽,讓民眾對台灣的器官移植產生疑慮,他要請大家放心,因為這幾天討論的爭議,都是針對「中國的情況」,與台灣無關,呼籲有心人士不要影響台灣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器官捐贈風氣,不要讓有意促成大愛的人產生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