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癌症資料庫 禁中國用戶瀏覽
4月5日,中國網路流傳一份一位海德堡大學在讀博士收到的官方回覆郵件顯示,「早上嘗試登陸SEER,發現帳號不存在,發郵件詢問,得到回覆。」
郵件說,「如果您最近失去了對SEER*Stat帳戶的瀏覽權限,並且無法再登錄,請注意最近的政策變化,該變化要求NCl刪除部分帳戶對SEER數據的瀏覽權限。我們目前無法恢復您帳戶的瀏覽權限。」
為了支持最近的安全令,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lH)正在實施技術更新,以加強安全措施,保護資料儲存庫(CADR)提供的數據。具體而言,「自2025年4月4日起,NlH禁止位於受關注國家的研究人員和機構訪問相關資料庫,並終止任何涉及NIH
CADRS和相關數據的項目,就算他們正在進行。」
4月2日,NIH發布了一份〈實施更新:增強NIH受控瀏覽數據的安全措施〉的文件,宣布從2025年4月4日起,禁止位於中國(含香港和澳門、不含台灣)、俄羅斯、伊朗、北韓、古巴、委內瑞拉的機構瀏覽NIH受控訪問資料庫及其相關數據。
SEER是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建立和維護的癌症數據統計系統,自1973年起運行至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最權威的癌症公開資料庫。此前,SEER資料庫每年都會發布新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免費申請使用。
上述郵件提到的安全令是指,2025年2月28日,美國政府在前總統拜登執政期間推出的一項行政命令《關於防止關注國家獲取美國公民大量敏感個人數據和美國政府相關數據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Preventing Access to Americans' Bulk Sensitive Personal Data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Related Data by Countries of Concern)。
有分析稱,此次資料庫禁止中國用戶瀏覽並不是獨立事件,許多知名資料庫對中國科研科研人員來說同樣「凶多吉少」。NIH作為美國主要的醫學研究機構,下設27個研究所和中心,聚焦於不同的疾病領域,如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國家普通醫學科學研究所(NIGMS) 、蛋白質資料庫PDB(Protein Data Bank)等,這些資料庫可能都會禁止中國用戶瀏覽。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中國醫學領域對於SEER的研究應用比例很高,預計短期內對其醫學研究的衝擊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