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光的紅磚長廊 散步迪化街十連棟

散步台北迪化老街十連棟。(Kimball Wen提供)
散步台北迪化老街十連棟。(Kimball Wen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北市報導】

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北端,有一處時光靜靜停留的街景。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只有紅磚拱廊的幽長寂靜、木雕窗櫺的細語呢喃、孩童笑聲在巷弄中劃過的回音。這裡是迪化街北段的「十連棟」,一處融合歷史、建築與人文記憶的所在。

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北端,有一處時光靜靜停留的街景。在台北市大同區的北端,有一處時光靜靜停留的街景。(Kimball Wen提供)

老街的心靈原真:十連棟的身世

迪化街原名「永樂町」,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咸豐年間。自19世紀末以來,迪化街即成為台北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尤其以南北貨、茶葉、中藥材與布匹聞名。北段的十連棟位於靠近台北橋的路段,日治時期為工業重地,聚集著碾米工廠與縫衣線工廠。

當時的街屋原是簡陋的一層土埆厝,1912年《街市改造條例》頒布後,逐漸改建為二層磚造樓房。今日的十連棟,正是由六大商家集資興建,歷經百年風雨,依然佇立街頭,見證大稻埕的榮光與蛻變。

迪化街原名「永樂町」,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咸豐年間。迪化街原名「永樂町」,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咸豐年間。(Kimball Wen提供)
當時的街屋原是簡陋的一層土埆厝,1912年《街市改造條例》頒布後,逐漸改建為二層磚造樓房。當時的街屋原是簡陋的一層土埆厝,1912年《街市改造條例》頒布後,逐漸改建為二層磚造樓房。(Kimball Wen提供)

光陰的流廊:建築細節中的時代印記

走進十連棟的紅磚拱廊,彷彿穿越了一道無聲的時光門。街道兩側的街屋立面保留著仿巴洛克、閩南與現代主義等多種建築語彙。門楣上的浮雕、天花板的木作、石材的基座,每一處細節都在述說著歷史。

「尋覓老街心靈的原真/有一輛童年自廊間奔馳」——Kimball Wen

拱廊下,有孩童騎著小車奔馳而過,也有老人倚牆閒聊。紅磚拱門一拱接一拱,形成連續的視覺節奏;而木雕花窗則彷彿是定格的時光,保留著當年的工藝魂魄。從高懸的紅燈籠,到門框上的金漆對聯,這裡的每一寸空間都蘊含著屬於大稻埕的文化層次。

在其中一棟門口,我們仰望那精美的木雕天花板,層層堆疊的紋飾如雲如浪,圖案有龍、有獅,也有富貴花卉,象徵生生不息與家運昌隆。再細看門側對聯:「記德記功」、「如金如玉」,文字力道沉穩,是家族榮耀的象徵。

「光陰的流廊裡/竟然如此靜好」——Kimball Wen

門楣上的浮雕、天花板的木作、石材的基座,每一處細節都在述說著歷史。門楣上的浮雕、天花板的木作、石材的基座,每一處細節都在述說著歷史。(Kimball Wen提供)
拱廊下,有孩童騎著小車奔馳而過,也有老人倚牆閒聊。拱廊下,有孩童騎著小車奔馳而過,也有老人倚牆閒聊。(Kimball Wen提供)
「光陰的流廊裡/竟然如此靜好」——Kimball Wen「光陰的流廊裡/竟然如此靜好」——Kimball Wen(Kimball Wen提供)

鬧熱之外的寧靜角落

許多人對迪化街的印象,來自年節期間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然而真正讓人著迷的,是十連棟那份鬧中取靜的氛圍。這裡人潮稀少,少了商業化的侵蝕,多了生活原味與建築細節的沉澱。

「偶而/趁著閒暇一步一腳印/步履這個老街/迪化街/處處散發著老屋重建的光/我陶醉」——Kimball Wen

漫步於這片寧靜街區,時間彷彿緩了下來,光影在紅磚與木窗間流轉。我們看見工匠精神如何透過雕花窗格與拱廊建築延續至今,也感受到社區居民對街屋維護的用心。修復過的街屋並未失去原貌,反而展現出一種歷史與當代融合的氣質,讓人不禁停下腳步多看一眼。

這裡人潮稀少,少了商業化的侵蝕,多了生活原味與建築細節的沉澱。這裡人潮稀少,少了商業化的侵蝕,多了生活原味與建築細節的沉澱。(Kimball Wen提供)
修復過的街屋並未失去原貌,反而展現出一種歷史與當代融合的氣質,讓人不禁停下腳步多看一眼。修復過的街屋並未失去原貌,反而展現出一種歷史與當代融合的氣質,讓人不禁停下腳步多看一眼。(Kimball Wen提供)

老屋與新生:文化再造的生命力

近年來,台北市對老街區的活化政策持續推動,迪化街便是典範之一。從南街的文創市集到北段的靜謐街屋,許多老建築被修復成藝廊、書店、選品店,乃至咖啡館與生活美學空間。

其中,迪化街一段207號「迪化二〇七博物館」原為廣和堂藥舖,修復後成為一處推廣文化資產活化的平台。這類活化案例,不只是空間的再利用,更是對地方歷史記憶的重新整理與再詮釋。

十連棟作為北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不僅展示台灣早期街屋樣貌,也象徵一種文化延續與重生的力量。紅磚不再只是牆體的材料,而成為說故事的語言;木雕不只是裝飾,而是家族與街區的精神標記。

近年來,台北市對老街區的活化政策持續推動,迪化街便是典範之一。近年來,台北市對老街區的活化政策持續推動,迪化街便是典範之一。(Kimball Wen提供)
紅磚不再只是牆體的材料,而成為說故事的語言。紅磚不再只是牆體的材料,而成為說故事的語言。(Kimball Wen提供)

用相機寫字,與老街共呼吸

「用相機寫字/記錄生活中/小小的角落/鬧熱之外/靜美的角落」——Kimball Wen

攝影家 Kimball Wen 以鏡頭書寫街區詩篇,在紅磚巷弄間尋找歲月遺落的細節。他拍下的,不只是靜止的畫面,更是生活裡真實的感動與情感的觸動。

迪化街北段的十連棟,是老台北的縮影,更是一座城市對歷史、工藝與生活美學的珍重與堅持。在這裡,我們或許無法重返過去,卻可以透過一段靜步,與時間同行。

迪化街北段的十連棟,是老台北的縮影,更是一座城市對歷史、工藝與生活美學的珍重與堅持。迪化街北段的十連棟,是老台北的縮影,更是一座城市對歷史、工藝與生活美學的珍重與堅持。(Kimball Wen提供)
攝影家 Kimball Wen 以鏡頭書寫街區詩篇,在紅磚巷弄間尋找歲月遺落的細節。攝影家 Kimball Wen 以鏡頭書寫街區詩篇,在紅磚巷弄間尋找歲月遺落的細節。(Kimball Wen提供)
觸摸磚牆,讓靜謐的美,從心裡慢慢漫開。觸摸磚牆,讓靜謐的美,從心裡慢慢漫開。(Kimball Wen提供)

下次來迪化街,請別只逛年貨攤,也別只是走馬看花。請走進那一拱一拱的紅磚長廊裡,仰望木雕、觸摸磚牆,讓靜謐的美,從心裡慢慢漫開。

延伸閱讀
美準國防次長:台軍費應達GDP10%
2025年03月05日 | 29天前
豪宅稅打炒房 高單價小宅也難逃
2025年02月23日 | 1個月前
圭賢 臺北首場演唱會 接地氣秀臺語
2025年02月23日 | 1個月前
韓流女團Apink過年期間來臺溺愛甜唱
2025年02月01日 | 2個月前
2025年貨大街| 六大特色市集一次看
2025年01月13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