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服藏細菌 穿一次或多穿幾次再洗?

運動時會流汗,造成運動服溼掉,容易滋生細菌。但如果排汗量不多,也許會穿2、3次再洗,省水又省電。對於運動服應該穿一次還是穿幾次再清洗,取決於個人選擇。專家建議,應該考量環境因素、個人健康和運動習慣。
澳洲王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資深講師羅德里格斯(Carolina Quintero Rodriguez)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撰文說,法國政府最近就衣服應該多久洗一次提出建議。關於運動服,他們建議穿3次之後再清洗。
這是基於環境考量,每次使用洗衣機會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頻繁清洗還會促使衣料更快耗損,造成紡織品浪費。
合成纖維運動服 易藏匿細菌
羅德里格斯指出,過去運動服通常由天然纖維(主要是棉)製成,現在大多由高性能的合成纖維製成,具有管控水分、調節溫度、提高透氣度和控制氣味等設計。
然而,研究顯示,這種運動服,尤其是合成纖維製成的布料,使用一次後就會藏匿大量細菌。
聚酯纖維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合成纖維,它會吸收水分,創造細菌喜歡的溫暖和潮溼環境,讓細菌繁殖得更快,且細菌數量與氣味強度直接相關。
研究指出,紡織品的創新,例如:將銀奈米粒子與纖維結合、精油處理、長效抗菌處理和纖維結構改良等,服裝更加耐用,且細菌能控制得更好。
布料、健康等 決定穿衣次數
羅德里格斯說,再次穿著運動服是否安全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 布料種類
相較於合成纖維,在棉花等天然纖維上繁殖、會引起異味的細菌比較少。如果有天然纖維製成的運動服,應該可以穿幾次之後再清洗。
● 運動強度和排汗量
細菌繁殖與衣服中的溼度有關,低強度活動包括瑜伽或步行,會產生很少或最少排汗量,可能可以重複穿著運動服。
● 季節
氣候(溫度、溼度和氣流)會大幅影響衣服上的細菌生長量。在涼爽的月分,出汗較少的時候,運動服可以多穿幾次再洗。
● 個人健康
有些人,如患有皮膚病、免疫系統受損和容易發生皮膚感染的人,重複穿運動服時應該格外小心。
如果穿著棉質T恤和短褲做輕鬆的活動,例如:在早晨涼爽的空氣中散步,可能可以再穿一次或兩次才洗,尤其是在不穿時有適當通風的情況下。
但合成纖維製成的運動服,或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時所穿的運動服,應該在每次活動結束後清洗,用冷水清洗即可。這對於接觸腋下、腹股溝或腳等細菌較多部位的服裝尤其重要。
運動服不穿時如何處理?
針對運動服不穿時該怎麼處理,羅德里格斯提供幾個訣竅:
● 運動後馬上將衣服從裡到外翻過來,讓細菌暴露在空氣中,並掛起來。
● 存放前確保衣服完全乾燥。
● 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千萬不要放在封閉的容器中,例如:洗衣籃或袋子。
● 如果可能的話,把衣服掛在陽光下,短暫的紫外線照射可以提供天然抗菌功效。
● 將穿過的衣服放在遠離乾淨衣服的地方。
羅德里格斯表示,運動服穿幾次才洗,最終取決於個人選擇。每個人都必須衡量、評估環境效益、潛在健康問題和運動習慣。
不過,有些衣物在每次穿著後都應該清洗,包括內衣褲和襪子、有明顯髒汙或異味的衣物,以及從事劇烈運動或炎熱天氣所穿的任何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