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自救!10種膳食補充能預防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半夜熟睡時突然小腿抽筋,疼痛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中醫師講解腿抽筋的成因、自救方法,以及可預防抽筋的食物。
加拿大公立學院中醫教授、康美中醫診所所長劉新生(Jonathan Liu)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分析造成小腿抽筋的常見原因。
➡ 血液循環不良
小腿距離心臟較遠,又受重力影響,血液運行相對困難。有些人需要長期站立,或本身血管不好,比如有動脈硬化、周圍血管病變如靜脈曲張、肝硬化、關節炎等,都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局部鈣的代謝異常,引發抽筋。特別在夜晚,溫度降低也會影響血液循環,增加抽筋風險。
➡ 運動過度
短時間內劇烈運動,或運動時間過長,肌肉過度使用造成疲勞,肌肉收縮局部循環不良,代謝廢物累積,影響鈣的功能,導致肌肉異常收縮,發生抽筋。例如,跑馬拉松或爬山大量出汗,流失很多電解質,使得肌肉短時缺鈣,從而引發抽筋。
➡ 代謝異常、缺鈣
老年人鈣吸收出現問題,或青少年生長快,對鈣需求量大卻偏食,鈣補充不及時,容易造成腿抽筋。一些基礎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也會引起局部肌肉、血管、神經病變,導致抽筋。
➡ 神經病變
這類情況通常比較嚴重,如巴金森氏症、自主神經失調等,會引起局部肌肉收縮異常,導致抽筋。
➡ 藥源性作用
藥物副作用,例如服用降壓藥、利尿劑等,隨著水液排出,正常物質也會流失,可能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引發抽筋。
➡ 不良姿勢
有些腿抽筋與肢體姿勢有關,比如先天腿部結構異常,如扁平足或膝反曲、踝關節失調,以及久坐或姿勢不良,導致小腿腓腸肌緊張,肌肉張力過高。
小腿後部腓腸肌,是連結膝關節和踝關節的肌肉,腓腸肌收縮帶動腳尖往下壓。晚上肌肉張力持續過高,容易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引發抽筋,這是關鍵內因。有時蓋的被子過重,使腳掌一直向下,會令腓腸肌持續收縮,增加抽筋風險,也是一個外因。
如何緩解抽筋症狀?
發生抽筋時,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按著抽筋的地方揉搓。劉新生指出,這不是最佳方法,因為過分刺激局部痙攣處,會加重抽筋。
緩解抽筋最簡單的方法是往上抬腳趾,從而拉伸腓腸肌,可以有力阻止痙攣,緩解抽筋疼痛。
如果抽筋仍沒有緩解,可用手輔助,抓住腳趾慢慢扳向膝蓋方向,但要注意動作要慢且輕,避免用力過猛快,再慢慢伸直腿。這樣可幫助腓腸肌放鬆,緩解抽筋。
中醫治療腿抽筋
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記載用來治療腿抽筋方劑「芍藥甘草湯」:
【材料】白芍30克,甘草10克。
【方法】放入藥材,加水600毫升,煮至200毫升,取出湯汁去滓,分二次溫服。
【功效】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和消除下肢靜脈血栓。
中醫發現,經絡是人體能量運行通道,內臟通過經絡與身體各個部位相連。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穴位,通過針灸、推拿,可治療相應疾病。
劉新生表示,小腿的腓腸肌位於膀胱經運行路線上,刺激膀胱經上處於小腿部位穴位,可調節腓腸肌的痙攣問題。膀胱經上的承山穴,可說是腿抽筋特效穴,通常只需針刺承山穴,有痠痠麻麻的感覺,即可緩解症狀。
對於較嚴重情況,針灸時可加上委中穴和崑崙穴,它們也是膀胱經上的穴位,能快速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除了針灸,按摩穴位也是有效方法。按壓承山穴,有急救效用。按摩時加上陽陵泉穴,對全身筋骨調節有幫助。此外,老年人特別推薦按摩太溪穴,有補腎功效,對筋骨退化達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補充10種膳食營養
劉新生表示,身體中的鈣、鈉、鉀、鎂等電解質失衡,易導致抽筋,推薦以下食物補充營養:
1. 香蕉:香蕉是預防抽筋的首選食物,因為它富含鉀、鎂、鈣這3種有助於避免抽筋的重要營養素。此外,香蕉方便食用,可以很容易補充營養。
2. 優質澱粉:番薯、馬鈴薯、南瓜等高品質澱粉食物,也富含鈣、鉀、鎂。馬鈴薯和南瓜含豐富水分,有助於防止脫水抽筋。
3. 酪梨:酪梨富含鉀。對肌肉運作至關重要,對心臟健康有益。研究發現,與不食用酪梨的人相比,攝取量較高(每週不少於1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6%,罹患冠心病風險降低21%。用酪梨代替某些含脂肪的食物,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 豆類:豆類食物如紅豆、黑豆等,富含鎂和膳食纖維。研究表明,豆類能幫助控制血糖。另有研究顯示,豆類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5. 瓜類水果:哈密瓜、香瓜、木瓜含有鎂、鈣和大量水分,以及少量鈉。尤其在運動出汗後,食用這些水果有助於補充電解質,能幫助身體很快放鬆,防止抽筋。
6. 牛奶:牛奶含有豐富的鈣、鉀、鈉,牛奶中的高蛋白質有助於運動後肌肉的修復。
7. 深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菠菜、綠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是鈣和鎂的極佳來源。
8. 柳橙汁:橙汁中不只富含維生素C,也有豐富的鉀、鈣、鎂,對維持電解質平衡和肌肉健康有幫助。
9. 堅果與種子:花生、瓜子、核桃,富含鎂與鈣,還可以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幫助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從而促進鈣質吸收,有助於骨骼健康。
10. 番茄汁:番茄富含水分和鉀離子,能幫助平衡體內鉀與鈉的含量,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
腿抽筋是疾病警訊
「腿抽筋可能不是一個小問題,尤其當抽筋發作越來越頻繁或嚴重時,需要引起重視。許多疾病可能導致小腿抽筋,建議經常抽筋的人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患有疾病。」
● 糖尿病:肌肉痙攣是糖尿病的一個常見表現。糖尿病對肌肉骨骼系統有很大影響,突然出現不可解釋且頑固的腿抽筋時,一定要檢查血糖。
● 關節炎:膝關節炎最常見,會使小腿肌肉比一般人更容易疲勞,容易導致反覆抽筋。若補鈣和喝牛奶也無法緩解抽筋時,可能涉及關節炎問題。
● 肝硬化:當出現肝硬化時,特別是末期肝硬化,體內很多電解質會紊亂,例如鈣、鉀、鎂等失衡,這時候肌肉特別容易痙攣。
● 心血管疾病:心臟本身出現病變如心功能不全,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深層靜脈血栓,都會影響局部肌肉的鈣代謝,造成痙攣。
● 神經病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導致局部腿抽筋,往往伴隨痠痛和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