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扶輪攜手台北市立圖書館 修繕智慧圖書館

國際扶輪3481地區於日前舉行「智慧圖書館」修繕捐贈典禮,地區總監劉影梅秉持永續服務的理念,聯合本地區的7個發起社及9個贊助社,為松山機場捷運智慧圖書館及西門智慧圖書館進行修繕,使這兩座逾十年的智能便捷站煥然一新,持續為市民提供現代化的閱讀空間。
典禮與會人士,包括臺北市政府俞振華副秘書長、國際扶輪3481地區劉影梅總監、各扶輪發起社及贊助社代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鍾德馨專委、臺北市立圖書館洪世昌館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劉劉遠楨副校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圖書館翁聖峯館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際和平中心謝宜君主任等。
俞振華副秘書長表示:圖書館是培養氣質的重要場域,臺北市以76個圖書服務據點,讓市民隨時隨地都能與閱讀為伴,不僅以閱讀與國際接軌,更將持續帶動城市閱讀風潮,打造有品味的臺北市。
扶輪永續服務 為圖書館妝點新裝
劉影梅總監提到:「知識是一種力量,知識的獲取是要藉由閱讀。識字與文化發展是國際扶輪的七大焦點服務領域之一,透過全球獎助金計畫,我們不斷在世界各地推動閱讀教育,提升文化素養,讓知識成為人類共同的資產。」
劉影梅進一步表示:「此次翻修松山機場捷運智慧圖書館並增設西門圖書館書櫃,正是我們實踐永續服務理念的最佳體現。我們希望透過這些行動,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化與智慧的力量。」藉此,也感謝16個扶輪社的慷慨捐助與無間合作,翻新工程於2024年底全面完成,使智慧圖書館以全新面貌迎接旅客,為城市增添一份文化亮點,也為扶輪社的服務藍圖寫下新篇章。
公私協力推廣 閱讀不打烊
松山機場自轉型為往來兩岸及東北亞的國際機場,也成為台北對外的一個重要地標。國際扶輪3480地區為落實創新社區服務,14年前為台北市立圖書館打造全台第一座捷運智慧圖書館,迄今已累積近44萬人次進館使用。該館不僅服務往來旅客,更成為中央、地方及民間團體合作推廣閱讀的成功典範。
而西門智慧圖書館成立於2006年是全國首創設於捷運站的圖書館,以其50坪的高功效,為青少年讀者提供中、日文期刊館藏,是年輕世代的知識補給站。智慧圖書館展現了閱讀現代化、學習自由化、文化共享化的新世代風潮。
扶輪社一向以推動社區服務及文化教育為使命。出席的扶輪社社長們一致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文化教育與公益行善,讓閱讀融入都市人的日常,透過文字的娛樂,提升台北市民文化素養。
智慧圖書館的重生展現了國際扶輪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推動文化教育的決心。希望這座智慧圖書館能成為台灣對外的一扇文化之窗,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熱情、包容與智慧,也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位旅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