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 藝術與文化泉源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於1556年繼承西班牙帝國。當時的帝國包括歐洲人所知的各大洲領土。在他統治期間,西班牙王國的影響力和權力達到巔峰。
菲利普二世(King Philip II,1527~1598)對未來充滿關心與審思,因此有個綽號叫「謹慎的菲利普」(Philip the Prudent)。他信仰上帝,維護、捍衛歐洲的天主教,以保存這個信仰。
菲利普1559年任命胡安‧包蒂斯塔‧德‧托雷多(Juan Bautista de Toledo,1515~1567)為宮廷建築師。包蒂斯塔的職業生涯大部分都貢獻在羅馬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於是,兩人共同構思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El Escorial)的設計,希望塑造成西班牙帝國的熔爐。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菲利普是西班牙黃金時代早期最有力的藝術和文化贊助人,當時的藝術和文學蓬勃發展,因此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也收藏大量藝術品。
文藝復興風格 龐大建築群
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1563年4月23日開始動工,於1584年竣工,成為西班牙帝國400年以來文化和藝術的泉源,也被視為天主教世界的聖地。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為了確保長治久安,以周圍山脈開採的灰色花崗岩建造成類似一座堡壘,位在馬德里以西約89公里處的西班牙中心地帶。
建築群呈超大四邊形,長約224公尺、寬約153公尺,內有許多走道交匯、庭院和房間。主入口位於西側立面,即聖勞倫斯修道院,採文藝復興頂盛期風格設計,雕塑聖勞倫斯俯瞰著前院,它的正下方是菲利普二世的紋章。

尖頂鐘樓和大教堂的圓形穹頂,聳立在建築群上方。「國王庭院」位在前門廊外,因立面裝飾著《舊約聖經》中著名的統治者雕像而得名,在耶路撒冷建造巨大聖殿的所羅門王就立在中央偏右。
大教堂位在建築群的中央。中殿設計簡樸、單色,與強調明亮的高壇、描繪神聖天國世界的天花板壁畫形成強烈對比。主圖書館供學者和僧侶使用,室內桶狀拱形天花板上的壁畫,描繪七門文科,包括天文、算數、幾何和音樂四藝,修辭、語法和邏輯三藝。涵蓋了寬廣的學問與智慧。
原文「El Escorial: A Wellspring for the Spanish Empir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