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民眾焦慮不安 職場影響最大

現代社會壓力爆棚?《遠見雜誌》調查顯示,逾8成3民眾曾有負面情緒,其中逾6成3焦慮不安占最多;而工作職場為負面情緒最大來源,還有逾8成1民眾願掏腰包紓壓,且多靠美食、追劇、看電影紓壓。
「遠見民意研究調查」針對全臺民眾進行「壓力好大!你有多需要紓壓?」網路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3.3%的人曾有負面情緒;其中,焦慮不安占63.8%高居第一位,再來是壓力大(57.3%)、鬱悶(55.0%)、生氣/憤怒(44.6%)。
從年齡、性別觀察,越年輕比例越高,18~29歲占比最多(97.1%),其次是30~39歲(91.6%)、40~49歲(90.4%),60歲以上也超過一半(62.8%),且男女比差異細微,顯見各世代都存在負面情緒問題。
負面情緒最大來源:職場
產生負面情緒前三大來源,第一是工作職場(68.9%),包含工作表現(自我要求)、職場環境文化及職涯發展;第二是人際家庭(65.3%),包含人際關係壓力、婚姻/伴侶關係、親子/父母關係、子女教養問題、長者照護問題,以及手足親友相處因素。
財務狀況(35.2%)則為第三,且視財務為主要壓力源的族群,以18~29歲居多(40.4%),60歲以上最低(27.3%)。
至於擔憂健康問題占比31.8%,其中60歲以上高居第一(38.0%)、18~29歲最低(26.3%)。此外,年輕人較有「外貌焦慮」,尤以18~29歲最高(29.3%)。
逾8成1 願花錢紓壓
而有負面情緒的人,會透過哪些方式紓壓?最普遍的答案是追劇、看電影(含短片)占58.7%、吃美食(47.9%)、聽音樂(47.3%)、運動健身(41.2%)。
進一步追問,當感到生活、工作壓力很大或焦慮時,願意「花錢」紓壓嗎?81.5%民眾願意自掏腰包。至於願意花錢從事哪些紓壓?「美食」躍居第一(46.7%),其次是追劇、看電影(含短片)為38.6%,旅遊/泡湯/探索新地方排名第三(30.9%)。
願意付費紓壓的人,每月大概花多少錢?占比最高的是1,001~2千元(21.7%)。問及曾為紓壓單筆最高花多少錢?36.9%受訪者單筆最高花費超過1萬元。另外,心情不好或壓力大時容易衝動消費,調查顯示,衝動消費者達62%,其中30~39歲占72.4%居第一。
逾8成盼心理假 越年輕越贊成
關於世代工作觀,46.9%民眾會因心情不好或壓力大請假,越年輕請假占比越高,18~29歲是54.5%,30~39歲為53.0%,60歲以上則降到31.3%。
高達80.4%的人贊成,政府應該立法要求企業給予勞工心理假,越年輕贊成心理假比例越高,18~29歲達98.0%,30~39歲是84.9%,40~49歲為83.6%;50~59歲墊後為71.5%,甚至低於60歲以上族群(76.0%),可能與該族群多為中高階主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