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冬日的綠金——海菜文化與人文風景

冬日的綠金~海菜。(西嶼鄉公所提供)
冬日的綠金~海菜。(西嶼鄉公所提供)

【記者廖儷芬/ 澎湖報導】

當冬季的寒風吹拂澎湖群島,潮間帶卻悄然換上了綠色的新衣。隨著退潮,大片的海菜鋪滿黑色的岩礁,宛如一條翠綠的地毯,迎接著每一位來訪者。這片美景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澎湖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冬末春初,居民便會來到海邊,採摘這份來自海洋的綠金。

「冬天的海岸,雖然寒冷,但這層海菜讓潮間帶變得特別美麗,」攝影家楊建業說。他和另一位攝影家顏東星,用相機捕捉這片壯麗景色,讓更多人看見澎湖冬季的獨特魅力。在他的鏡頭下,澎湖的潮間帶呈現出藍天、碧海、綠地毯的夢幻組合,宛如大自然精心繪製的畫作。

「冬天的海岸,雖然寒冷,但這層海菜讓潮間帶變得特別美麗。」攝影家楊建業說。「冬天的海岸,雖然寒冷,但這層海菜讓潮間帶變得特別美麗。」攝影家楊建業說。(楊建業提供)

潮間帶上的翠綠地毯 海女的辛勤採撈

對澎湖人來說,採海菜是一種世代傳承的傳統。「不像採紫菜需要冒險攀爬,採海菜雖然安全,卻要忍受海水的寒涼,」海女楊顏秀鸞說。每當退潮時,她和村裡的婦女們便會穿上防水衣,提著小桶、拿著細網,在冰冷的海水中彎腰勞作,一一撿拾海菜。這些剛採下的海菜往往夾雜著細沙與小螺,需要費時費力地清洗,才能送上餐桌。

她笑著說:「這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乾淨的海菜,心裡還是很滿足。」海女的雙手雖然長年泡在冰涼的海水裡,早已變得粗糙,但她們仍堅持著這項傳統,讓這道來自大海的滋味,延續至今。

提著小桶、拿著細網,在冰冷的海水中彎腰勞作,一一撿拾海菜。提著小桶、拿著細網,在冰冷的海水中彎腰勞作,一一撿拾海菜。(顏東星提供)
這些剛採下的海菜往往夾雜著細沙與小螺,需要費時費力地清洗,才能送上餐桌。這些剛採下的海菜往往夾雜著細沙與小螺,需要費時費力地清洗,才能送上餐桌。(西嶼鄉公所提供)

從潮間帶到餐桌的美味

採回來的海菜,要先經過多次清洗、晾乾,才能製成各種美食。其中,最經典的便是海菜蛋花湯。將新鮮海菜與蛋花、蔥花一起煮成湯,清甜爽口,富含礦物質與膠質,是澎湖人冬季最溫暖的味道。此外,也有人會製成海菜煎餅、海菜羹,甚至將海菜曬乾後保存,讓這道冬季限定的美味能夠長久品嚐。

在楊建業的照片裡,這些海菜不僅是一道料理,更是一種文化象徵。婦女們的雙手忙碌地洗滌著海菜,家中廚房裡飄出淡淡的海味,這些畫面勾勒出澎湖人與大海緊密相依的生活風景。

最經典的便是海菜蛋花湯,將新鮮海菜與蛋花、蔥花一起煮成湯,清甜爽口。最經典的便是海菜蛋花湯,將新鮮海菜與蛋花、蔥花一起煮成湯,清甜爽口。(西嶼鄉公所提供)

澎湖冬季的海菜風情

冬天的澎湖,雖然少了夏日的遊客潮,卻多了一份寧靜的美。當潮水退去,翠綠的海菜鋪滿沿岸,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取景聖地。而在這片美景背後,還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海女,用雙手撿拾著海洋的恩賜,延續著屬於澎湖的冬季味道。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澎湖,不妨在冬日的暖陽下,沿著海岸漫步,欣賞這片綠意盎然的潮間帶。或是親自動手,體驗採海菜的樂趣,感受澎湖人與大海共存的智慧與傳承。在這片遼闊的海洋裡,每一片海菜,都承載著澎湖人的生活記憶,也訴說著這座島嶼獨有的冬季故事。

「不像採紫菜需要冒險攀爬,採海菜雖然安全,卻要忍受海水的寒涼,」海女楊顏秀鸞說。「不像採紫菜需要冒險攀爬,採海菜雖然安全,卻要忍受海水的寒涼,」海女說。(顏東星提供)
延伸閱讀
手緄一代宗師 澎湖西嶼人顏天來
2024年12月27日 | 1個月前
澎湖2025海上花火節 5月5日史奴比登場
2024年12月20日 | 1個月前
澎湖冬至特殊習俗 「雞母狗」湯圓
2024年12月18日 | 1個月前
時光紀錄者曾佛賜 捕捉瞬間珍貴回憶
2024年09月08日 | 5個月前
初冬曾文水庫的滿水之美
2024年11月12日 | 3個月前
【專訪】永遠的澎湖灣老船長
2024年10月22日 | 3個月前
《褒出海島人生》首映 傳唱澎湖褒歌
2024年10月28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