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官提前退場有望再入營 立委:優先鼓勵高專長兵種

立法委員林憶君對此表示支持,也希望能優先鼓勵過去曾服役於「高專長兵種」、「第一類戰鬥部隊」的士官兵再回營。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立法委員林憶君對此表示支持,也希望能優先鼓勵過去曾服役於「高專長兵種」、「第一類戰鬥部隊」的士官兵再回營。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為補足人力缺口,國軍擬修正《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志願留營入營甄選服役規則》第6條,放寬賠款提前退伍的軍士官,只要退伍滿1年,就能再參加軍方甄選重新入營。立法委員林憶君對此表示支持,也希望能優先鼓勵過去曾服役於「高專長兵種」、「第一類戰鬥部隊」的士官兵再回營。

現行《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志願留營入營甄選服役規則》第6條規定,未符合法定服役年限,使用退場機制申請賠款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便不能再入營服役;國軍擬提出修正草案,放寬相關規定,允許本類人員只要退伍滿1年,就能再參加軍方甄選重新入營。

林憶君表示,自2018年起,國軍志願役人數屢創新低,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底,更是降到15萬人,其中又以基層軍士官最缺人,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不願役」軍士官人數更從2020年的401人,激增至2024年的1565人,短短4年內竟暴增約4倍之多;顯見國軍在招募人力及提高留營意願的成效仍十分有限。

面對國軍人力短缺,林憶君說,滾動檢討修正再入營條件無可厚非,國防部積極想方設法招募人力,的確立意良善;因此,十分樂見未來開放過去曾有實務經驗的退伍士官兵再回營服役,以補足目前大幅流失的基層軍、士官骨幹,也希望國防部能優先鼓勵或給予誘因讓過去曾服役於「高專長兵種」、「第一類戰鬥部隊」的士官兵願意回營服役。

林憶君強調,「高專長兵種」相對其他兵種較難培養,若能重新入營,則無須重新培育,不僅能有效降低培訓成本,更可增加整體培訓效益;至於「第一類戰鬥部隊」(陸軍的步兵、砲兵、裝甲兵、海軍艦艇、陸戰隊、空軍防砲、防空飛彈指揮部連級單位、憲兵202指揮部等)則因常年編現比低,若能重新招募這些強而有力的國軍退役官兵,相信對國防也能注入一劑強心針。

林憶君表示,過去也曾討論過,擴大開放不適服退伍5年內的士官兵或身上有大面積刺青者回營;面對國防部選擇開放多項重新入營條件,確實能補足國防人力,但問題重點仍是如何提升國軍形象、整頓軍中風氣,讓國軍願意視國家為己任、讓全民願意將軍人視為嚮往的職業,才是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
關稅衝擊 美晶片價格恐漲59%
2025年02月04日 | 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