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戰機為什麼無法在航母上降落?
美國空軍的F-22戰機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第五代隱形戰機。當這款戰機在1997年首飛時,它震驚了航空界。如今,在服役多年後,它已經成為美國空軍戰機機隊的基石,是取得制空權不可或缺的機型。然而,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何從未見過F-22戰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
據航空新聞網站「簡單飛行」(Simple Flying)報導,美國空軍已藉由次世代制空權(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NGAD)計畫,開發第六代戰機來取代F-22戰機。但在退役之前,這款戰機仍然無法實現一項壯舉——在航母上起飛和降落。
人們永遠不會看到F-22戰機降落在航母上,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飛行員的技術問題。美國空軍的飛行員通常沒有接受過在航母上降落所需的專業技術訓練。儘管海軍和空軍飛行員之間有交流計畫,但大多數人不會參加。
第二個原因是簡單的物理問題,也就是美國海軍和空軍的飛機存在著差異。海軍的飛機輕很多,因此可以低速迅速下降,而不會損壞起落架。它們的重量輕也意味著它們可以在很短的距離內起飛。
F-22戰機是個大塊頭,它的重量約為45,000磅(20,400公斤)。相較之下,海軍的F/A-18E/F戰機之空重為32,081磅(14,552公斤)。
即便F-22戰機能夠降低到100節的低進場速度,其起落架也無法承受這種力道。在起落架損壞的情況下,F-22戰機可能會在航母末端傾斜,導致飛行員(墜海)溺水並嚴重損毀航母甲板。
F-22可改裝成降落在航母上?
F-22戰機在改裝後,也許可以降落在航母上,但會失去大部分優勢,因為這樣的改裝會破壞其隱身能力並大幅增加營運和維修成本。
從經濟學和工程學的角度來考量,美國海軍使用自己的飛機比改裝F-22戰機便宜得多,也簡單得多。
美國海軍的F-22替代方案
美國海軍需要可以降落在航母上的第五代戰機來取代其F/A-18E/F戰機。在美國空軍接收第一架F-22戰機24年後,美國海軍終於有了F-35C戰機,可以作為F-22戰機的替代方案。
F-35C戰機是F-35戰機改裝的航母版本,可以「彈射輔助起飛攔阻回收」(CATOBAR),也就是用彈射器和攔阻索來協助這款戰機在航母上起飛和降落。
F-35C戰機還具有比較大的機翼和控制面,可在降落時進行比較好的低速控制。在該款戰機降落後,這些機翼就會摺疊起來,使它能夠適應航母上有限的空間。
此外,F-35C戰機也解決了F-22戰機在航母上降落時,起落架無法承受衝擊的主要問題。標準的F-35戰機重達49,540磅(22,470公斤),甚至比F-22戰機還重。但F-35C戰機配備加固的起落架和雙輪前起落架,以及可以鉤住攔阻索的著艦鉤(Tailhook),這對艦載機至關重要。
不過,這些改裝會降低F-35C戰機的性能。標準的F-35戰機在操作時可以承受9G的重力,而F-35C戰機只能承受7.5G。
F-22的繼任者能降落在航母上?
NGAD計畫始於2014年,原本預計在2030年代會產出第六代戰機來接替F-22戰機,但該計畫目前已經暫時擱置。
在美國空軍確定他們要求製造商為其第六代戰機開發哪些特性之前,人們不可能知道它是否與航母相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有一個獨特的艦載第六代戰機計畫——F/A-XX。美國空軍的下一代戰機可能不需具備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