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年後開打 18立委達第一階段門檻

據民團統計,已有至少18位國民黨立委選區達標罷免連署第一階段。圖為罷免新北市國民黨立委團體在捷運站出口附近推快閃連署。(中央社)
據民團統計,已有至少18位國民黨立委選區達標罷免連署第一階段。圖為罷免新北市國民黨立委團體在捷運站出口附近推快閃連署。(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本屆立法委員就任已滿一週年,民間團體推動的罷免行動正式啟動,據民團統計,已有至少18位國民黨立委選區達標罷免連署第一階段,待3日開工後,民團將赴中選會送件,力拚在加嚴《選罷法》生效前成案;不過國民黨也鎖定幾位民進黨立委進行罷免連署,以戰止戰。

罷免團體過年期間積極收連署書,據統計,已有至少18位國民黨立委選區達標罷免連署第一階段,待3日開工後,民團將赴中選會送件,力拚在加嚴《選罷法》生效前成案。

已達第一階段罷免門檻的立委,包含台北市王鴻薇、李彥秀;新北市葉元之;桃園市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牛煦庭;新竹市鄭正鈐;南投縣游顥;台中市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雲林縣丁學忠;台東縣黃建賓;花蓮縣傅崐萁等人。

★相關閱讀:

依現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所定罷免門檻,罷免案第一階段(提議),提議人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罷免案第二階段(連署),連署人人數要是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罷免案第三階段(投票),要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

不過由國民黨青年軍推動的罷免吳思瑤、吳沛憶等民進黨立委的連署站也持續收件,加大反制力道。

國民黨團人士表示,雖然說「大罷免潮」是公民團體發起的連署行動,但人盡皆知與綠營難脫關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多次拋出大罷免訴求要反制在野藍白陣營,國民黨立委對此將全力迎戰「以罷制罷」。

國民黨團人士說,本次「大罷免潮」的背後目的,不只是要弱化在野陣營於立法院的力量,也有著眼2026地方選舉的考量,等於是2026地方選舉提前開打,藍營將提出策略反制立委的「大罷免潮」。

至於反制策略為何?國民黨團人士說,不排除在關鍵時刻再推出「政治性法案」,也可以透過發動反對廢死公投,併同鎖定部分民進黨立委進行罷免,能夠採用的策略很多,相信被瞄準的民進黨立委應該也已感受情況不妙。◇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