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山的少年》男童落難打破父子隔閡
登山是門檻不算高的休閒運動,但如果與隊伍走散且在山中迷路,仍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重大危機,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美國電影《征服山的少年》,聚焦一名男童在山中迷路的經歷,且展現危難中父子、家人溫情。
1939年美國,12歲男童唐‧芬德勒與父親、兄弟一起攀登緬因州高峰卡坦丁山,途中因天氣變差,一家人準備折返,唐卻因長期積怨與父親發生口角,賭氣堅持自行完成登山任務。
唐因天候太差而跟隊伍走散,面臨一個人在深山險中求生的危機。這場生死攸關的挑戰,成為唐與父親打破隔閡的契機。
登山落難 緊扣父子隔閡
《征服山的少年》貫穿整個故事的核心主線,是唐與父親唐納的父子關係。在登山前的家庭生活,展現唐一家「嚴父慈母」的家庭特色。
父親唐納嚴厲的形象,諸如要求唐必須注意生活禮節,不可亂吐口水;若唐與兄弟打架,兄弟倆都會被罰做家務;不時糾正唐的餐桌禮儀。父親管教孩子,與母親總是扮白臉形成對比。而唐納在孩子調皮時總是保持理性,管教並未流於宣洩個人不滿情緒。
嚴厲的父親難免導致孩子的不滿,除了唐不喜歡爸爸管太多,無法體會為人父母用心良苦外,唐納本身也時常忙於工作,無法太常陪伴孩子,甚至不時對家庭旅遊計畫食言。唐納有疏於表達父愛的缺失。
孩子其實有理由抱怨父親,父子間的隔閡不能純粹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而是父子倆都有改進空間。登山時唐為何會迷路落難,緊扣唐與父親有隔閡、不時與兄弟打架等家庭因素,人際紛爭為一大變因。
野外求生 腳傷艱難升溫
唐在山中迷路過程,「孤單的野外求生」,渾身弄得髒兮兮、高大的草叢或不時冒出的樹枝都可能造成麻煩,突顯唐面臨的難題;而傷勢雖侷限於部分腳趾,也營造了艱難處境升溫氛圍。
山林中昆蟲或水蛭,為唐帶來窘態;唐是否可能遇到棕熊這類危險猛獸,也成為潛在不穩定因素。食物的來源也是一大難題,如何捕魚、能否順利生火,均成為挑戰。
當地山區的印第安部落神話傳說,唐在落難前曾聽聞,落難後,傳說不時展現「怪力亂神」,如產生幻覺、與傳說有關的物品等事物,為唐的冒險經歷帶來神祕感。
除了唐的落難經歷,「他人搜救」是另一條故事線。由於事發當下是1939年,搜救技術與裝備都難以與當代相提並論,加上山區廣大、搜救人力太過稀薄,各類不利條件累積下,盡顯救援難度極高的嚴峻氛圍。
兒子走失 雙親困境相扶持
當孩子遇難時,唐的雙親展現的是困境中攜手並進、分工合作、互相扶持等美好層面,甚至未曾有情緒潰堤這種人之常情。
唐落難戲碼則持續緊扣父子關係核心課題,不論是唐個人在山中遇難,還是唐納有個孩子失蹤生死未卜,對父子倆都是極佳的反思機會。
故事最終以唐獲救喜劇收場。《征服山的少年》的特別之處是將新聞影像、當事人口述訪談與電影內容交相融合、互相穿插,讓觀眾感受該事件的美妙與可貴。此外,父子隔閡澈底消失完全不亞於唐的平安歸來,且是恰到好處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