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毒阿粨4死案 東檢:無犯罪事證簽結
台東地檢署偵辦蝸牛小米粽「阿粨」釀4死案,查出死因皆為農藥托福松(Terbufos)中毒,農藥的主要來源是小米,疑為83歲曾姓阿嬤誤將供栽種使用而混有托福松的小米當成食材,因查無人為故意或過失等刑事犯罪事證,全案簽結。
檢方調查,台東縣金峰鄉某部落的曾姓阿嬤,9月17日中午起在住處以小米、蝸牛、豬肉、竹筍、克蘭樹葉及月桃葉等食材製作、烹煮阿粨10條,晚間6時許吃下1條,隨後身體不適,經送醫後,當晚10時許過世。數十名親友深夜前往慰問、守靈,分食剩餘9條阿粨,不造成十餘人身體不適。其中,76歲劉婦及36歲徐女18日凌晨身亡,另有9人住院治療,其中7人在一週內陸續出院,59歲楊姓婦人10月4日不治,其57歲胞妹重度昏迷,仍住院治療中。
檢方指出,曾姓阿嬤及劉婦、徐女等三名死者,經解剖鑑定,體內托福松濃度均超過相關文獻資料所載的致死標準;楊婦雖因住院時接受有機磷中毒解毒劑治療而未驗出托福松成分,但臺大醫院毒藥物鑑定暨檢驗中心曾在其醫療檢體中驗出托福松代謝物,認定4人死因相同。
至於托福松的來源,檢方表示,經衛生福食藥署檢驗後,在阿粨各項食材中皆檢出托福松,其中以小米的濃度405mg/kg最高,其次依序為內葉150mg/kg、豬肉60mg/kg、蝸牛42mg/kg、竹筍32mg/kg。警檢在現場扣得杵臼內之小米殘渣也被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驗出托福松523mg/kg,研判小米是本案毒物的主要來源。
為釐清有無人為介入,檢方查出,將小米混和托福松後再栽種,可有效防止蟲害,這並非罕見做法。曾姓阿嬤約在兩年前向社區親友取得栽種用的小米,但長期未使用,且一般脫粒後、脫殼前的小米,其大小、外觀與市售興農牌樂土(托福松)難以分辨,年邁且患有眼疾的曾姓阿嬤恐有將栽種用小米放入平時儲存食用小米容器內的可能性。
檢方認為,有毒的阿粨是由曾姓阿嬤親手製作,且她在部落的遠親眾多,感情緊密,無與人結怨,雖然其小兒子夫妻當時在場,但小兒子因為隔天要照胃鏡而沒有食用,其妻子不習慣阿粨的特殊氣味也沒吃,另相關死者的保險、財產狀況均無異常之處,排除人為蓄意加入托福松的可能。此外,親友間分享種植用小米也是常態,提供者也無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