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醫師談職場霸凌
近期職場霸凌輕生案件引發社會反彈。如何認定「職場霸凌」?遭到職場霸凌後,心理如何調適、擺脫負面影響;又霸凌者警訊是什麼?該如何自我評估避免成為霸凌者?看看精神科醫師怎麼說,營造更健康職場環境。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職場霸凌是指主管或同事長期以言語、行為或心理上的威脅或貶低,對受害者造成心理傷害或壓力的行為。
常見職場霸凌表現形式有二,包括:
◆ 言語攻擊
言語暴力攻擊,如辱罵、貶低或侮辱。主管情緒失控、辱罵員工,不僅傷害員工自尊,還可能導致員工長期處於焦慮和壓力下,進而影響心理健康,產生自我懷疑、憂鬱或焦慮症狀。這種行為屬於心理層面的霸凌。
◆ 行為欺壓
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等。如主管在非工作時間(半夜一時或清晨五時)要求員工立即回覆,並要求短時間內完成,即屬於缺乏合理性的過度負荷工作壓力。這種行為可能導致員工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甚至損害身心健康。
|霸凌受害者|
1.自尊心、身心等受影響
楊聰財分析,長期受到來自上司、同事或組織的系統性負面對待,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工作表現或職場關係,都將受到重大影響。
◆ 自尊心受損:遭辱罵或貶低,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工作。
◆ 身心健康受影響:持續心理壓力與焦慮,可能引發身心症狀,如失眠、頭痛、食欲不振或慢性疲勞。
◆ 憂鬱症或廣泛性焦慮症:感到焦慮、憂鬱,長期情緒低落。而憂鬱症是讓人有自殺傾向的主要精神障礙、原因。
◆ 職場效能降低:長期壓力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表現下降。
2.擺脫負面影響
受害者在遭受霸凌後,不一定能立刻果斷採取行政或訴訟手段,楊聰財建議,可以記錄異常情緒與身體反應,辨別是否與霸凌相關;向信任的朋友、家人,甚至專業機構尋求支持;或是與主管溝通、更換工作環境。
了解反霸凌相關法律,保障自我權益;參與有興趣的活動,強化自我價值感,或是透過專業心理輔導,處理情緒創傷,重建自信。
|霸凌者|
1. 自我評估 小事發怒是信號
或許有些人已成為職場霸凌者而不自知?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可以早期處理以避免變成霸凌者,楊聰財指出,如果自己在工作上,每天或每週多次因小事發怒,超出正常範圍,這可能就是需要關注的信號。
楊聰財說,可從與同事互動中檢視:
◎ 語言表達是否帶有攻擊性。
◎ 是否經常使用帶貶低或諷刺語言,對待某些特定同事。
◎ 是否經常公開批評某人,讓對方感到羞辱或無地自容。
◎ 是否在會議中有意忽略某些人的意見。
◎ 是否濫用職位或權力,將無關工作需求的壓力強加於他人。
2.出現這些症狀 找心理諮詢
如有持續感到壓力大、疲憊、失眠、焦慮或憂鬱等身心症狀,可能是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如果發現工作效率下降、人際關係緊張,或持續帶來罪惡感、無力感,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
楊聰財表示,避免成為職場霸凌者是每位主管應有的責任,透過不斷學習與自我調適,主管不僅能夠帶領團隊達成目標,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與成員共同成長,打造一個健康且和諧的職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