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年 屏東牡丹鄉與日宮古島簽署MOU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的150周年,屏東縣牡丹鄉長潘壯志特別率領牡丹及高士部落族人,11月4至8日前往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進行「交流協定備忘錄」簽署儀式以及「愛與和平紀念碑說明石刻」揭牌祈福儀式,別具意義。
1871年,台灣南部恆春半島發生宮古島納貢船海難的「琉球漂民事件」,54名琉球人不幸失去生命,後來成為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導火線,引發一連串歷史事件,稱為「牡丹社事件」。牡丹鄉」與「宮古島市」源於過去歷史事件上的連結,使得雙方有了互動來往。
屏縣府原民處表示,2005年為了琉球漂民事件,時任牡丹鄉林傑西前鄉長,推動「牡丹社事件-愛與和平世紀大和解」和平之旅,在時任宮古島市伊志嶺亮前市長的見證下,宮古島後裔願意理解並接納牡丹鄉的善意,雙方遺族彼此緊握雙手、互相擁抱,共同面對歷史之苦難。
為了紀念這份用愛化解的寬容胸懷,牡丹鄉公所製作「愛與和平紀念碑」,分別設置於本縣牡丹鄉「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及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下地中學校」,以傳達「愛與和平」的普世價值。
2023年,由於宮古島各界對於愛與和平紀念碑的重視,特將紀念碑移置至カママ(kamama)嶺公園,石碑面向西南方,正是朝著台灣牡丹鄉的方向,展現宮古島市的善意與理解。
適逢牡丹社事件發生150週年,牡丹鄉代表團再次來到宮古島,設置石刻以說明愛與和平紀念碑的目的及理念,並以台灣原住民族排灣族的傳統信仰,為此一場域進行祈福儀式,希望把平安的祝福,傳遞到宮古島市的每個角落,也期盼讓更多的民眾,了解並關心這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牡丹鄉長潘壯志表示,宮古島市是牡丹鄉在國際交流上的第一個合作夥伴,和宮古島市役所簽訂「交流協定備忘錄」,希望在「教育文化」、「觀光旅遊」及「產業推廣」建立雙方的合作基礎。同為地處兩國國境之南的「屏東縣牡丹鄉」和「沖繩縣宮古島市」,以地方層級推動台灣與日本雙方的城市外交,透過雙邊的交流活動,發展兩地的合作關係。
牡丹鄉長潘壯志表示,宮古島市是牡丹鄉在國際交流上的第一個合作夥伴,和宮古島市役所簽訂「交流協定備忘錄」,希望在「教育文化」、「觀光旅遊」及「產業推廣」建立雙方的合作基礎。同為地處兩國國境之南的「屏東縣牡丹鄉」和「沖繩縣宮古島市」,以地方層級推動台灣與日本雙方的城市外交,透過雙邊的交流活動,發展兩地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