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台灣泥灘地消失過半 已威脅候鳥棲息

農業部表示,台灣泥灘地消失近六成,已威脅候鳥棲息。圖為布袋溼地生態園區群鳥棲息美景。資料照。(記者蔡上海/攝影)
農業部表示,台灣泥灘地消失近六成,已威脅候鳥棲息。圖為布袋溼地生態園區群鳥棲息美景。資料照。(記者蔡上海/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8日公布研究結果,台灣西海岸的泥灘地整體面積大幅減少,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不僅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遷徙性水鳥構成了重大威脅。

泥灘地是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不僅提供碳吸存等生態服務功能,還承載高度生物多樣性,泥灘地的減少不僅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遷徙性水鳥構成了重大威脅。台灣位於東亞—澳洲遷徙路線的中點,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繼站,因此,台灣泥灘地的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的存續至關重要。

為全面了解台灣泥灘地的變遷情況,生多所研究團隊透過歷史地圖與衛星影像分析,詳細呈現台灣西海岸泥灘地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的變遷過程。

研究發現,台灣的泥灘地變遷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首先是1920至1950年間,泥灘地在自然營力的推動下持續增長;自1950年代開始,隨著大規模人為開發的展開,泥灘地逐年減少,至2010年約有58%的泥灘地消失。

生多所副研究員陳宛均表示,在這段開發歷程中,上游河川因水資源需求而興建的水庫與水壩攔截了泥沙,阻斷了泥灘地的自然增長;同時,現存的泥灘地逐漸被填海造陸轉變為養殖漁業和農業區,後續又被開發為工業區、漁港及商港,使得海岸環境從天然棲地逐步變為半天然棲地,最終成為完全人工化的設施。

陳宛均說,目前全台僅存最完整的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溼地、芳苑溼地及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溼地一帶,這片區域是遷徙線上的關鍵能量補給站,不僅肩負著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孕育著大量無脊椎生物,更是眾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

研究團隊強調,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必須更加謹慎,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時,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延伸閱讀
進口蛋弊案 超思負責人200萬交保
2024年09月25日 | 2個月前
5部會宣傳費暴增 藍委擬退回
2024年09月15日 | 3個月前
中共解禁台文旦 學者:政治行為
2024年09月02日 | 3個月前
境外網購含肉月餅 最高罰3百萬
2024年09月01日 | 3個月前
取消